山东科技大学“青春临沂·IT筑梦”志愿服务团队:青春筑梦沂蒙行

发布时间:2025-08-14 15:21: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7月19日,山东科技大学“青春临沂·IT筑梦”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抵达临沂市郯城县纪庄村开展为期18天的支教活动。

红色课堂:让历史走进心灵

“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为弘扬沂蒙精神,刘倩楠老师开启了一堂特殊的历史课。作为支教队“红色课堂”的重要环节,她创新采用“漫画说史”“情景再现”等生动形式,将“红嫂故事”“沂蒙六姐妹”等本土红色资源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的历史课。同时,她还带领学生制作“时光手账”,记录从抗日战争到乡村振兴的时代变迁。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踊跃参与互动,仿佛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图为刘倩楠老师课堂剪影

诗词之美:在经典诵读中陶冶情操

诗词,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情感。龙相东老师一堂生动的诗词鉴赏课,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古典文化的大门,让同学们得以领略到中华诗词中那些意境深远、韵味悠长的文字之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朗朗的诵读声回荡在教室中,同学们在诗词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体会着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意境。

图为龙相东老师课堂互动

科学实验:化学“密信”点燃探索热情

“哇!字真的出现了!”科学实验课上,同学们围在一起,见证着"密信"显现的神奇时刻。于晴老师用维C溶液和碘伏设计的化学小实验,让孩子们化身“小小科学家”,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科学的奥秘。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同学们学到了知识,更点燃了他们探索未知的热情。

图为同学们展示实验成果

编程启蒙:让梦想在指尖绽放

为激发同学们对计算机编程方面的兴趣,王德鑫老师主讲了少儿编程系列课程。从基础编程操作入门,通过趣味化、互动式教学,老师逐步引导同学们完成“史蒂夫”实操任务和“植物大战僵尸”特定功能实现。同学们在动手操作中不仅体验了编程的乐趣,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逻辑思维。少儿编程系列课程为同学们打开了编程世界的大门,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追逐科技梦想的种子。

图为王德鑫老师教学少儿编程

图为实践团队与同学合影

通过此次支教活动,志愿者们受益匪浅,他们在实践中历练社交技巧、增强适应力、培养坚韧品格。在未来的日子里,山东科技大学“青春临沂·IT筑梦”志愿服务团队会继续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专业所长服务乡村教育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的意义,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杨瑞、王德鑫)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