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选育管用”组合拳 锻造干事创业生力军
发布时间:2025-08-18 15:56:3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队伍的战斗力,直接关系事业发展的加速度。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扎实的干部队伍,关键要在“选、育、管、用”上下实功、出硬招,以全链条培养管理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选准“苗子”,严把入口夯基础。“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选人用人是干部工作的第一道关口,选对一人则群贤毕至,用错一人则风气受损。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深入考察干部在重大任务、急难险重工作中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看其是否经得起考验、扛得起重担。既看“显绩”也看“潜绩”,既察“八小时内”也观“八小时外”,通过谈心谈话、实地走访、实绩分析等方式,精准识别“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避免“唯学历”“唯资历”的片面评价,打破“论资排辈”的隐形壁垒,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进入视野,确保选出来的“苗子”根正苗红、有潜力可挖。
育强“骨干”,实践熔炉炼金钢。“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干部的成长没有捷径,必须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要构建“精准滴灌”的培养体系,针对干部专业短板、经历盲区、能力弱项,制定“一人一策”培养计划,通过集中培训、专题研讨补理论之“钙”,依托跟岗学习、挂职锻炼强实践之“能”。把基层一线作为“练兵场”,让干部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主战场挑重担、接“烫手山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统筹协调、应急处突能力。注重“老带新”“传帮带”,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手把手教方法、传作风,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快速成长,从“生力军”蜕变为“顶梁柱”。
管好“队伍”,严管厚爱聚合力。“严是爱,松是害。”对干部的管理,既要划红线、明底线,也要多关心、常激励,方能管出战斗力、管出精气神。要健全日常监督机制,通过谈心谈话、考核考察、信访举报等渠道,及时发现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明确容错纠错边界,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解除其后顾之忧。同时,要关注干部思想动态和身心健康,在工作上多指导、生活上多关心,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而心无旁骛投入工作,形成“严管有力度、厚爱有温度”的良好氛围。
用活“人才”,人岗相适显担当。“人尽其才则百事兴。”用好干部的关键,在于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让其才能与岗位需求精准匹配、同频共振。要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根据干部的专业特长、性格特点、工作经历,合理安排岗位,避免“用非所长”“小材大用”。对有潜力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平台、压担子,让其在重要岗位上历练成长;对经验丰富的老干部,要发挥其“智囊”作用,为年轻干部传经送宝。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导向,把工作成效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尺,让干得好的受激励、干得差的受鞭策,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循环,激励广大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唯有把“选、育、管、用”各环节贯通起来、一体推进,才能锻造出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以严的标准、实的举措、优的环境,让干部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各展其长、各尽其能,必将汇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金郝庄镇人民政府:史小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