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讲坛育桃李,匠心耕耘绽芳华——记武冈市第十中学教师王姣颖

发布时间:2025-08-21 16:36:5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教育是点燃心灵的火种,教师则是执灯引路的人。在武冈市第十中学,有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王姣颖,她用爱心与责任诠释着教育的温度,以专业与敬业书写着青春的担当。从教以来,她扎根基层教育,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初心如磐,始终坚守教育信念。王姣颖老师,女,1995年出生,本科学历。2020年9月,她正式走上讲台,成为武冈市邓家铺镇黄塘中学的一名教师,她深知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人格的塑造与心灵的唤醒。初登讲台时,面对乡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现实,她没有退缩,而是主动承担起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2024年9月,王姣颖通过选调进入武冈市第十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师,这不仅是对她教学能力的认可,更是她教育生涯的一次重要跃升。面对全新的教学环境和更高的教学要求,王姣颖老师迅速调整状态,主动学习新课标、新教材,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努力实现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立德树人,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思想的启迪。王姣颖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价值引领和文化熏陶。她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写作中表达,在表达中成长。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能掌握语文知识,更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与文化的厚度。她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组织“经典诵读”“名著分享”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她注重写作训练,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近年来,她所带学生在各类语文竞赛和征文中屡获佳绩。2021年,在武冈市“红心向党·感恩资助”征文比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2022年,在武冈市“童心向党”演讲比赛中被评为“优秀辅导老师”;同年,在武冈市中小学书写比赛活动中指导学生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展现了良好的语文素养和书写能力。

砥砺奋进,以成绩书写担当。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王姣颖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勉敬业,踏实进取。她深知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不断突破的事业,因此她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进取的精神。近年来,她先后荣获武冈市人民政府嘉奖两次(2022年、2023年),这是对她教学工作和师德师风的高度认可;2023年,她被评为武冈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个人”,表彰她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的突出贡献;2024年参加武冈市语文教学竞赛荣获二等奖……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无数次备课、磨课、反思的积累,是对教育初心的坚定守护。正如她所说:“教师的幸福,是看着学生一天天成长,是看到他们在自己的引导下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做人。”

潜心教研,走专业发展之路。除了课堂教学,王姣颖老师还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她关注语文课程改革的动向,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主动承担公开课、示范课,与同行交流教学心得,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她注重教学反思,善于总结经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她主张“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问题导向”的课堂模式,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此外,她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致力于探索语文教学的有效路径。她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会教书,更要会研究,只有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专业成长,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初心不改,砥砺前行。从初出茅庐到屡获殊荣,王姣颖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青年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她始终坚信,教育是一场静待花开的旅程,教师要做那个耐心守望的人。未来,她将继续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深耕语文教学,关爱学生成长,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争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我愿做学生生命中的那束微光,虽不耀眼,却能照亮他们前行的路。”这是王姣颖老师对教育的深情告白,也是她继续前行的动力源泉。(李媛)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