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维动画中的面相密码——如何打造有“中国脸”的角色形象?
发布时间:2025-08-25 15:22:2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为什么《寻梦环游记》的墨西哥角色令人过目不忘?为什么《疯狂动物城》的动物城邦充满真实感?答案其实都埋藏在角色设计的“面相密码”中。如何打造具有文化认同感的角色形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画师的世界。
一、面部建模:情绪表达的窗口
面部是传递情绪的部位,建模师需深入了解头骨、面部肌肉等面部形态,遵循生物的生理结构,只有首先了解各种族间的形态差异性,才能更好地塑造真实可信的角色形象。
以迪士尼公主为例,我们仅从角色的外貌特征就能分辨出其所属的国家和种族,中国花木兰的丹凤眼与英气眉弓,印第安宝嘉康蒂的高颧骨与小麦肤色,波利尼西亚莫阿娜的卷发与宽鼻翼,这些特征均源于对真实人物的解构。白雪公主是以14岁的女孩Marge Champion为真人进行的绘制,仙蒂公主的形象来源于美国演员Helene Stanley。《怪物史莱克》中的主角Shrek虽然以怪物的形象出现,但是对1903年生于俄罗斯的Maurice形象的改造。可以看出,角色设计的黄金法则在于:真实即认同。
二、符号化设计:几何图形的性格语言
迪士尼动画大师Aaron Blaise曾说:“在设计角色前,尽可能的接触‘实物’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抽象化的创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动画角色造型符号化是将人们脑中抽象的思维活动通过具象的事物或者符号来进行组合,从而产生新符号的过程。抽象化的符号运用不仅使创作的角色更加简洁生动,还具有更强的识别性。
1、几何符号的情感编码
圆形:象征完美与圆满,给人活泼、具有亲和力的感觉,适用于憨厚、老实的角色。例如《功夫熊猫》中的阿宝、《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等。
方形:传递固执与防御性,《飞屋环游记》中卡尔的形象就是通过正方形的脸型和长方形的身型体现了他性格的固执与古板。
三角形:暗示阴险与攻击性,《骄傲的将军》中师爷的倒三角脸、小眼睛、短眉毛透露出了他的阴险与投机取巧。
混合形态:方形与圆形的结合则兼具活泼与秩序感,《神偷奶爸》中的小黄人以胶囊的符号呈现,体现了调皮、贪玩、活泼的性格。
2、五官的符号化隐喻
眉毛是典型的情绪标签:“八字眉”往往给人开朗、和蔼可亲的感觉,《小熊维尼历险记》中的维尼和小猪就设计成了八字眉,极具亲和力。而“倒八字眉”则会给人凶狠、严肃的感觉,《功夫熊猫》中太郎角色也通过该眉毛形态体现了它个性的强悍与凶狠。
这种符号化设计既能强化角色记忆点,又能降低制作复杂度,为IP商业化奠定基础。
三、种族特征:三维角色的基因图谱
全球人种面部特征的差异本质是遗传与环境适应的结果。动画师通过解构人种特征,来构建角色设计的数据库。
欧罗巴人种(白人)
肤色:由于长期生活在高纬度阳光斜射地区,光线比较微弱,因此拥有较浅的白色皮肤。
特征:颅骨高且窄,脸部轮廓线条分明。眉肱骨高,眼睛大且眼窝深,其重睑的形态多数为平行,睫毛长而浓密,眉毛与眼睛之间距离近。鼻梁狭窄且高,呈鹰钩状,或鼻头鼻翼较为宽。嘴唇整体呈较薄态势。
《神偷奶爸》中的格鲁,《超能陆战队》中的Fred以及《超人总动员》中的超能先生巴鲍伯都夸大了其鼻子、眼睛等五官,增强了角色的识别度。
尼格罗人种(黑人)
肤色:由于长期生活在热带地区,受强烈紫外线的照射,使得体内黑色素增加,形成了较深的肤色。
特征:颅骨扁且圆,额头短小,眉肱扁平,与眼睛之间距离较远,眼睛大且双眼皮宽。鼻根部宽且呈塌陷态势,鼻翼大,鼻尖圆。嘴唇部分前凸且厚、大。
《超能陆战队》中的Wasabi以及《心灵奇旅》中的音乐老师乔伊·加德纳就遵循了非洲人物面貌特征的夸张方式。
蒙古人种(黄人)
肤色:由于其祖先主要生活在中高纬度地区,远离赤道,阳光斜射,特别是冬季紫外线强度弱,因此肤色较浅(呈现黄色调)。
特征:两颧骨、颞骨位置更宽,前额、眼眶、上颌骨和下巴后移,鼻梁凹陷,整体面部呈扁平化态势。
根据人脸数据集CelebA中对黄种人的脸型、五官标记,综合SpringerLink收录的中国人内心的审美倾向分析研究,中国人的特征可系统归纳为以下特征:
面部:轮廓圆润,分椭圆脸、长脸、圆脸、方脸,其中男人脸部轮廓线更加清晰,女人则更加柔和,且大众审美更偏向于椭圆形。
眉毛:眉弓不突出,眉形可分为平眉、弯眉、八字眉和剑眉。
鼻子:鼻梁宽度通常窄于面部宽度的五分之一,高度一般在7-11cm之间,也存在低于4cm的塌陷状态,坡度较为平坦。与面部的角度通常低于30度,鼻子整体呈现更宽更圆的状态,鼻头较圆且低。
眼睛:主要分为杏眼、圆眼、细长眼、垂眼和三角眼,整体态势呈内眼角低于外眼角,眼皮脂肪较厚,眉眼之间的距离在2—3cm左右,年纪大的甚至会更宽。
嘴巴:主要分为薄唇和厚唇。
耳朵:可概括为方、圆、长等六种形态,以贴面耳和招风耳两种走势为主。
四、技术革命:AIGC加速本土化创作
在传统的创作流程中,建模师需根据设计师的图纸从零开始建模,并反复沟通细节,这可能导致创作者畏于尝试多样的本土化特征,从而出现角色同质化的情况。而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正在颠覆这一瓶颈:
1、智能建模工具
腾讯混元3D(Tencent Hunyuan3D):由腾讯开发的文本生成3D模型,可根据用户的文字描述,生成高质量、可渲染的3D网格模型。
Rodin:由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团队研发的AI模型,可从单张图片或多视角图片中生成具有高细节度的3D数字头像。擅长生成逼真纹理的头部模型。
Tripo3D:由VAST推出的AI 3D生成工具,主打快速和高性价比,能在秒级时间内根据单张图片生成初步的3D模型。
TRELLIS:由微软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发的视频生成3D模型。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可以从一段单视角视频中学习并生成高质量的3D模型。
Meshy:一款功能全面且用户友好的3D生成工具,提供了文本和图像两种生成3D模式,并以其出色的AI纹理生成功能而闻名。
Character Creator:是一款专注于高质量数字角色创建与装配的专业软件,输入真人照片即可生成基础模型,可调节参数来改变五官及肌肉走向,通过对造型的不断混合,快速生成可供导演选择的多个“演员”面孔。
2、本土化角色的创建
玄机科技建立了"文化元素数据库",收录了从敦煌壁画到苗绣纹样的20万种传统元素,通过AI智能匹配系统,能在30分钟内生成符合现代审美的角色设计方案。而我们如果利用快速生成3D模型软件,建立具有本土化特征的角色模型库,则能够快速高效的创建角色多样化特征,未来还能根据剧本的设定快速选择性格、年龄等各方面相符的角色形象,使前期与中期工作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再结合玄机科技"文化元素数据库",这种个性化的生产模式可以既保证文化传承的准确性,又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创作效率。
结语:以东方之面,铸时代之魂
国产动画角色本土化不仅是一个艺术问题,更是一项关乎文化认同与价值传递的课题。在年轻观众审美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角色形象所承载的文化符号与身份信息具有深远影响,大量吸收西方文化势必会不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使新一代青年缺乏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因此,我们亟须在角色设计中深入融入中国人真实的面部特征、气质神态与文化语境。
通过人种骨相的结构化理解、几何符号的运用、AIGC工具的高效支持,以及传统文化元素数据库的系统应用,可以塑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角色。当技术能让广东舞狮少年、上海弄堂匠人、高原牧区少女都拥有“一眼可辨”的中国面孔,当艺术与民族灵魂共鸣,国产动画才能真正成为文化自信的载体,走向世界、影响时代。
(作者:姬文瑾,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