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代码“筑”阳光学院数盾云筑实践队赴泉州智慧工地调研

发布时间:2025-08-26 11:11: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一、政策领航,明晰实践航向

为积极探索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福建新路,阳光学院数盾云筑实践队近日深入泉州鲤城区及台商投资区,针对工地建设及智慧工地全域监管平台等展开了一系列走访调查活动。此次走访也着重围绕吸取工地工人与负责人意见、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以完善平台展开。

二、走访探因,洞察建设痛点

实践队首站来到了泉州市鲤城区光电信息产业园及周边设施项目工地。该项目作为省重点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涵盖标准厂房、配套办公楼、配套宿舍等生活服务设施。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光、电、新材料三大产业领域融合发展的关键区域,打造多位一体的新型高新技术产业园。目前,项目各项进度按序时推进,桩基施工基本完成,地下室结构施工正加速进行。

实践队成员带着数盾云筑智慧工地全域监管平台的相关应用设想,深入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面对面交流。一线工人纷纷结合日常作业实际提出意见:“平台要是能把设备故障预警的提示做得更直接点就好了,现在有时候弹出的专业术语太多,咱们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希望能有个简单的语音录入功能,现场忙着干活,打字记录太耽误事”。同时,项目负责人也指出:“目前平台在数据整合方面偏技术化,要是能增加一个针对施工进度的可视化模块,让我们能更直观看到各环节衔接情况,对整体调度会更有帮助。”实践队认真记录下这些宝贵建议,为后续优化平台打下了扎实的实际应用基础。

随后,实践队前往福建五建位于鲤城区的工地。在这里,实践队重点关注传统建筑施工流程与现代科技结合的现状,同时将数盾云筑智慧工地全域监管平台的现有功能与工地实际操作场景相对照。工程负责人在交流中提到:“工地人员流动比较大,平台的人员准入管理模块要是能和我们现有的门禁系统更顺畅对接,减少操作步骤,就能避免不少重复工作。”针对这一意见,实践队成员现场就平台的接口适配问题展开讨论,初步梳理出了简化对接流程的修改思路,切实将理论设计与工地的实际管理需求结合起来。

在台商投资区,实践队走进泉发建设集团,对其进行深入调研的同时,也将自身的数盾云筑智慧工地全域监管平台与该集团的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泉发建设集团的技术团队在了解数盾云筑平台的情况后,建议道:“可以多借鉴实际工地中应急管理的场景,比如在平台里加入一个预设的应急物资调配路线图功能,结合实时定位,遇到突发情况时能更高效调动资源。”实践队成员积极吸纳这一建议,还就平台在施工安全监测数据的实时反馈频率等方面,与对方展开深入探讨,进一步明确了平台修改需贴合工地应急处置实际的方向。

三、实践悟思,践行使命担当

此次走访调查,阳光学院数盾云筑实践队不仅围绕高质量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重要课题收集了丰富的数据和实践案例,更关键的是,通过与工地工人、负责人的深入交流,获取了大量关于数盾云筑智慧工地全域监管平台的修改意见。接下来,实践队将把这些来自一线的实际需求融入平台优化中,真正做到理论应用于实际,让平台更贴合工地实际作业场景,为全方位推进福建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实践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青春力量应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科技为桥梁,在建设一线书写担当。智慧工地系统的实践应用,不仅是技术的落地,更是国家战略在基层实践的生动诠释。未来,数盾云筑实践队将持续深耕,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不断优化智慧工地解决方案,让科技更深层次融入建设一线,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征程中,为国家战略落地、行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及闽台融合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智慧工地的科技之光,照亮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壮阔道路,以青春之笔,绘就科技赋能发展的崭新画卷。

(图:王莹莹,庄境,施昭弟、文:王莹莹)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