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能上能下” 激活干部队伍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8-26 11:11: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7月 28日,全省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推进会在南昌召开,为江西干部队伍建设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是激发干部队伍活力、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的“动力源”。

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是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的生动实践。通过清晰界定“上”与“下”的标准,为广大干部树立起鲜明的行动指引。当实干者看到“上”的大门向他们敞开,庸懒者意识到“下”的危机随时降临,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将得到重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将被充分调动。这种鲜明的用人导向,如同灯塔,照亮干部们拼搏奋进的道路,引导大家将心思和精力聚焦于干事创业,形成以担当作为为荣、以消极懈怠为耻的良好风气。

在实践中,我们看到许多地方因落实能上能下机制,一批批有能力、有担当的干部脱颖而出,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大展拳脚,为地方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而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被调整下来,让干部队伍更加风清气正。

要让“能上能下”落地见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让“能上能下”真正发挥实效,必须抓实各个关键环节。在情形认定上,需进一步细化“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具体表现。不同岗位、不同领域对干部的要求各有侧重,只有将这些要求细化为可衡量、可对比的标准,才能在评判干部时做到有的放矢。发现识别干部要拓宽渠道。不能仅依赖于年终考核、汇报材料等传统方式,而应将目光延伸至日常工作、基层一线。通过建立常态化的调研机制、群众反馈机制,及时、准确掌握干部的真实表现。

岗位调整要坚持人岗相适原则。每个干部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专长,将调整后的干部安排到最能发挥其能力的岗位,既能让干部重拾信心、再展风采,也能为工作开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做好后续管理工作,建立跟踪回访机制,对调整后的干部进行定期考察,了解其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形成管理闭环,让“能上能下”成为干部成长的助推器,而非绊脚石。

把“能上能下”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抓手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级党组织肩负着执行“能上能下”制度的主体责任。要将其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抓手,强化督促检查,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制度落地生根。一方面,要加强对各级党组织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执行不力的党组织进行问责;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宣传引导,消除干部对“下”的恐惧和误解,让干部明白“下”是为了更好地“上”,是组织对干部的关心和爱护。

注重从基层一线发现干部,是落实“能上能下”的重要举措。基层是干事创业的主战场,也是锻炼干部的大熔炉。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情况复杂岗位上坚守并作出成绩的干部,往往具备坚韧不拔的品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干部,更是彰显了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大力选拔这些干部,让他们有机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不仅能激励更多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也能为干部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莲花县委组织部:潘健国)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