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康县:成长筑梦 与爱“童”行——康县妇联暑期关爱活动温暖回顾
发布时间:2025-08-26 11:35: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盛夏七月,是属于孩子们的快乐时光。然而,对于留守与困境儿童来说,假期却可能意味着孤单与失管。
“爹妈要出门打工,日子总得过。娃的学习平时有老师管,一放假,我们真是有心无力……”家住岸门口镇张家河村的一位爷爷道出了不少家庭的现实难题。
百名留守、困境儿童研学活动。李婷摄
2024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中建集团共同发起“筑梦未来·共建美好”公益项目,围绕助学、陪伴、校园建设与教师培训四大板块,推出“匠心筑梦、求学筑梦、成长筑梦、园丁筑梦”四项行动。7月21日,康县妇联携手岸门口镇正式启动“成长筑梦行动”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该活动在贾家坝村、张家河村设立两个教学点,覆盖百名留守与困境儿童,致力于让孩子们在关爱中学习、在陪伴中成长,度过一个“有引领、有守护、有指导、有帮扶”的健康快乐暑假。
手把手教孩子们学会溺水急救知识。张雯摄
为期15天的暑期课堂共开设超过120节课程,涵盖安全守护、学业帮扶、情感关怀与素质拓展四大板块。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项目组精心安排了音乐、手工、公益实践、研学等多元课程,并联动消防员、音体美及心理教师、“爱心妈妈”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开展安全教育、急救演练、美育启蒙、心理团辅、劳动实践等主题课堂。大学生志愿者不仅辅导作业、启发思考,还通过教唱防溺水歌、现场模拟急救、讲解交通与饮食安全知识等方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我们村留守儿童最多,一到暑假就发愁。孩子不学习、玩手机都是小事,最怕他们到处乱跑,安全成大问题。”张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梁广坦言。
亲子课堂。张雯摄
针对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省妇联家庭教育专家马兰玲老师在亲子课堂上,运用儿童心理学知识,通过视频案例和现场互动,以倾听、共情与积极回应等沟通技巧,有效化解孩子的抵触心理,打开他们封闭的内心。同时,她还为全县50余名“爱心妈妈”开展赋能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与沟通能力,为儿童心理健康护航贡献“她”力量。
点滴关爱,静待花开。活动的温暖正悄悄改变着孩子们——岸门口小学二年级的李富源平时调皮、不爱学习,却在研学中认真完成每一项手工体验,兴奋地说:“古人太厉害了!既会造纸,还会做那么漂亮的扇子!”贾安小学的周紫萱则对消防员叔叔敬佩不已:“他们爬梯子好快!平时训练一定特别辛苦!”她开心地向大家展示自己在游戏中赢得的奖章。
在康县陇南根据地纪念馆参观。李婷摄
为期两天的研学之旅内容丰富多彩:青龙山云道徒步,挥洒汗水也收获快乐;农耕文明基地中,传统农具与沉浸体验让孩子们感受劳动智慧;悠乐森林营地里,古法造纸、植物拓印、非遗漆扇和菜园种植激发创造与耐心;康县陇南根据地纪念馆中,长征专题展让一张张小脸变得庄重;科技馆里的奥秘探索,则点亮了他们对世界的好奇。从消防演练到城市书房,从运动健康到文化传承,这一系列融合实践、艺术与社会教育的活动,真正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培养了综合素质与社会责任感。
康县妇联主席张亚翔表示,本次“成长筑梦行动”是积极响应全国妇联等16部门关于2025年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部署的重要举措。县妇联始终将儿童发展置于民生工作的突出位置,聚焦留守、困境儿童的实际需求,整合社会资源,防范暑期风险,开展多样化活动,全力护航孩子健康、全面成长。未来,县妇联将在中国儿基会的指导下,持续推进“筑梦未来·共建美好”公益项目,让更多孩子受益。
(陇南市康县融媒体中心:唐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