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华笺本草研习社”实践团赴湖北神农架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26 15:23: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7月21日至27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神农架社会实践团“华笺本草研习社”深入林区,开展以“诸生滋药脉,神农启华笺”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围绕中草药植物图鉴系统绘制、药植产业新发展模式探索两大主线,通过基地调查、标本采集、药企走访等形式,系统开展药植数据整合与分析工作,旨在明晰神农架药用植物资源赋能区域创新发展的科学机制。
标本采集寻药源,药企走访探转化
7月21日至22日,团队在神农架药用植物富集区开展标本采集工作。调研发现,除党参、当归、黄精、板蓝根等传统药用植物外,苦瓜、小米、山楂、山药等常见食材亦具备药用价值,这一发现让团队对“药食同源”的传统理念有了直观的认知,也为深入理解中医药“食药一体、疗补结合”的核心思想提供了实证支撑。
在产业转化环节,团队先后走访了神农架聚能药业有限公司与神农架道地药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聚能药业生产车间,调研人员详细了解了特色药材深加工工艺:通过现代提取技术从柚子皮中提取柚皮苷,从湖北海棠中提取苹果多酚,实现了天然药用成分的高效利用。其标准化生产流程同样令人瞩目,从药材的挑选、净选、清洗、切片,到干燥、炒药、蒸煮、炮炙及最终包装,各环节均严格遵循规范化操作规程,确保药材加工质量可控。而神农架道地药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则呈现专业化分工特点,设有清洗分级线、蒸制摊凉线、切片线三条专用生产线,通过精细化流程设计提升药材加工质量。
种苗繁育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两家企业的种苗繁育基地均采用温室大棚科学化管理模式,种苗排列整齐、生长环境可控,彰显了现代化农业技术在药用植物培育中的深度应用。中共神农架林区盘水工业园区联合党支部书记张大宏带领团队重点考察了白芨、独蒜兰、鸡头黄精、淫羊藿、竹节参、七叶一枝花等特色药用植物种苗培育情况。
药王谷探“药食同源”:从实例对照到认知升维
7月23日至7月24日,实践团实地探访了神农架药王谷聚善疗愈中心。该中心以康养项目为核心,深耕中医文化传承与健康理念推广。在该中心的药食同源药材展示区,大家系统了解了山楂、麦芽、山药等健脾消食类药材如何通过日常饮食调理脾胃;酸枣、百合等安神助眠类药材怎样在膳食中发挥助眠功效;陈皮、杏仁等化痰止咳类药材如何融入饮食实现轻症调理。此前实践团在采集标本时,已发现苦瓜、小米等日常食材均具药用价值。此次在药王谷通过分类展示、功效阐释与实例对照,团队进一步打通了前期调研与理论认知的关联。这使大家对“药食同源”的核心内涵——食物与药物在养生疗愈中具有同源性与统一性,形成了更为清晰、系统的认知。
“中期赋能”:李大鹏一行推进实践团“神农架实践”中期工作
7月25日,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大鹏一行抵达湖北神农架,对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中期指导。完成淫羊藿种植基地调研、神农架中医药产业研究院考察等系列实践活动后,实践团于华中农业大学神农架科技创新中心进行第一阶段工作成果汇报。园艺林学学院园林2303班周露荷介绍了团队建设情况及科普工作推进成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科2303班王俊达汇报了神农架中草药植物图谱图鉴的编制计划与当前进展,着重说明该图谱的创新优势;水产学院水产2301班常云鹏则结合理论知识与实地考察成果,阐述了团队提出的神农茶饮品创意开发构想。李大鹏对实践团的综合表现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实践团跨学科融合成效显著,实践内容与成果兼具创新价值,值得期待,且针对后续工作提出了“采用数字出版形式推进图谱编制”的科学建议。
双线实践:图谱拓展与项目成熟
7月26日至7月27日,实践团围绕特色中草药图谱绘制工作继续进行“野外+案头”的双线实践。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图谱内容持续拓展,神农架中草药资源的系统性记录日趋完善。团队“神农百物茶”项目设计更见成熟,为盘活当地药产资源提供了扎实的实践载体。
华中农业大学“华笺本草研习社”实践团深耕神农架,从图谱的制作到“神农百物茶”的创新探索,团队用扎实的实践诠释了“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育人理念,为神农架中医药资源的保护、研究与产业升级提供了青年视角下的解决方案,也为高校学子扎根基层、服务地方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赴神农架暑期社会实践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