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红色文化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与时代价值探析

发布时间:2025-08-28 14:05:4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传承红色文化、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提升育人实效,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深入探索数字时代红色文化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模式,充分挖掘其时代价值,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红色文化传承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撑,推动传统思政教育向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转型升级。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系统整合全国各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涵盖革命历史、英雄人物、红色精神、革命文物等多维度的数字化资源库。利用数字化采集技术,将分散的红色文献、历史照片、音像资料等进行统一收集整理,形成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数字档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沉浸式技术的应用,为学习者创造了身临其境的红色文化学习体验,通过虚拟重建革命历史场景,让学习者"亲历"长征艰险、"见证"重大历史事件。人工智能技术为思政教育提供精准化、个性化解决方案,智能平台根据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和兴趣偏好推送个性化内容。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社交媒体平台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广阔空间,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网络。

数字时代红色文化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内容建设、传播方式等多个方面。构建融合式教学新模式,将线上数字化学习与线下实践体验有机结合,形成"在线学习+课堂讨论+虚拟体验+实地参观+社会实践"的融合模式。学习者通过在线平台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利用VR/AR技术获得沉浸式历史体验,在课堂进行深入讨论,通过实地参观获得直观感受,通过社会实践深化理解认识。创新项目化学习新方法,以红色文化主题项目为载体,引导学习者主动参与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播活动。学习者组成项目小组,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专家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历史背景和精神内涵,形成研究报告、数字故事、虚拟展览、微纪录片等多样化成果。建立智能化评价新体系,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方法,全程跟踪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数据,构建多维度、全过程的学习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及时发现学习问题,为个性化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数字时代红色文化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教育方式的创新,更体现出深刻的时代价值和重要现实意义。在铸魂育人方面,红色文化通过数字技术能够以更加生动、直观、感人的形式展现,让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跨越时空界限,直接触动学习者心灵。数字化传播方式符合当代青年的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作用,帮助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四个自信",传承红色基因。在守正创新方面,内容上坚持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核心,确保思政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形式上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传播方式,提升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在文化自信方面,红色文化通过数字技术的放大和传播,更好地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增强全社会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成为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数字时代红色文化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深化探索和实践。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完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加大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和平台建设,培育专业师资和人才队伍,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字化思政教育体系。只有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深度挖掘红色文化价值,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才能更好地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的教育力量。

(作者:刘书宇、吕林倥、单位: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项目基金:2025年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追寻·缅怀·传承”三个一百专项课题”一般项目(项目编号:SDMY20250106))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