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SPQ淬火传薪实践团:在社会实践的征程中淬炼初心、传承使命

发布时间:2025-08-28 14:05:4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2025年7月22日至8月4日,北京科技大学SPQ淬火传薪实践团秉持着“淬炼钢铁意志,传承红色薪火”的理念,奔赴多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以“钢铁与乡村的碰撞,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为主题,深入探索工业转型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脉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一、钢铁之城的新生:触摸工业转型的脉搏

7月24日,实践团走进河北省唐山市的首钢京唐公司,亲身感受新时代钢铁工业的蓬勃脉动。首钢京唐公司承载着首钢百年积淀的工业精神,是中国钢铁工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典范。实践团参观了京唐首钢园指挥中心,通过沙盘模型详细了解园区的整体布局、生产工艺流程和主要产品类型。在炼钢主控室,队员们学习了钢铁冶炼的基本流程,重点了解了京唐首钢园采用的先进工艺技术和环保措施,深刻体会到现代钢铁工业的绿色发展方向。智能制造车间的考察更是让队员们惊叹于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的高效与精准,这种智能化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大幅降低了能耗和排放。

在下午的专题座谈会上,园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与实践团队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围绕首钢搬迁调整的历史背景、智能化转型对生产工艺和工人工作方式的影响以及钢铁行业在“双碳”目标下的发展路径等主题展开。通过与一线工人的深度对话,队员们聆听了从“炉前工”到“数据监控员”的转型故事,深刻感受到“首钢精神”在新基地的传承与发展。

注:图为小队成员与园区工作人员交流

注:图为小队成员与工作人员合影

二、乡村课堂的温情:播撒科学与艺术的种子

7月26日,实践团来到槐庄村,与绣梦槐乡实践团联合开展公益实践活动,将科学知识与艺术创作带入乡村课堂。在“绘梦童趣·颜料下的斑斓世界”活动中,队员们与孩子们围坐在彩色的画纸前,用颜料描绘心中的星辰与田野,让艺术启蒙在欢声笑语中落地生根。午后,“音跃乡野·歌声里的成长节拍”活动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节奏与旋律的魅力,钢琴键的叮咚声与童声笑声交织成歌。此外,“奇遇协作·剧本杀中的思维火花”活动通过“红色剧本杀”让孩子们在趣味游戏中提升逻辑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深入了解红色精神。

注:图为小队成员到西槐庄村科普合影

7月27日,实践团在地坛公园举办了科普艺术市集,将科学实验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在“自由艺术长廊”,孩子们用颜料自由创作,大人们也积极参与,共同绘就了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城市画卷。在“魔法实验室”,“水瓶火箭”实验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同时,“绘就红色记忆”主题绘画活动让参与者用画笔描绘心中的红色精神,让红色文化以更生动的方式走进群众心里。

注:图为小队成员在地坛公园实践实录

三、社区实践的温度:传承红色精神,凝聚社区力量

7月30日,实践团走进清苑路第一社区,开展了“淬火传薪·匠心共筑”社区实践活动。队员们兵分两路,一边与社区居民共绣温情,一边为孩子们讲述钢铁报国的热血故事。在社区活动室里,队员们手把手教小朋友锁边针法,一针一线间传递着传统手工艺与代际温情。另一边,“钢铁红色课堂”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图片,让孩子们了解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感受“钢铁意志”如何铸就民族脊梁。课程通过线上平台实时直播,吸引了超过500人次观看,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矩阵。

四、宣传成果显著,传播实践声音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累计发布10篇高质量推文,获得2000+次阅读量,平均点赞量达600+,单篇最高点赞量突破200+,实现超百次有效转发。此外,实践团还制作发布了13个实践视频,累计获得400+次点赞,成功将实践成果传播到更广泛的群体中。

五、总结与展望

本次社会实践,SPQ淬火传薪实践团通过深入钢铁企业、乡村课堂和社区,不仅深入了解了工业转型与乡村振兴的现状与挑战,更在实践中传承了红色精神,播撒了科学与艺术的种子。实践团成员在实践中收获了知识与成长,也更加坚定了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展望未来,SPQ淬火传薪实践团将继续秉持“淬炼钢铁意志,传承红色薪火”的理念,走进更多社区和乡村,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SPQ淬火传薪科普实践团)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