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自贸片区:勇做“探路者” 让“试验田”变成“丰产田”
发布时间:2025-08-29 11:05:2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2020年8月,浙江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扩区,其中,宁波片区46平方公里范围全部落在北仑。也就是从那时起,宁波片区开启了打造国际开放枢纽之都的逐梦征程。
这里成为迸发巨大能量的土地。2020年至2023年,宁波片区所在北仑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从3147.9元增长至4501.6元,名义增长率达12.7%;实际利用外资从8.3亿美元增长至26.9亿美元,增长了3.2倍。今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达2424亿元,同比增长11.7%;实际利用外资9.93亿美元。
这里成为创新创造生长的地方。近4年来,宁波片区聚力推动制度创新、项目建设、产业培育、数字赋能、生态构建,形成了一批首创性探索和标志性成果。34项制度创新案例入选省级最佳,16项制度创新成果经国务院部门向全国复制推广或专项推介,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惟改革者进,惟开放者兴,惟创新者强。4年来,宁波片区做深做足改革开放大文章,在变中求新、变中求进,打造经济发展“发动机”和“增长极”,经济的暖流不断涌动,发展的脉动愈发强劲。
夯实基建底盘
释放发展源源动能
宁波片区是中国重要的大宗商品进口、储运和中转基地。推动宁波片区大宗商品供应链现代化发展,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对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保障战略资源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挂牌4年来,宁波片区以硬核担当为己任,围绕大宗商品全产业链发展,不断推动国家战略资源配置提能升级,走出了一条大宗商品特色发展的“宁波路径”。
今年6月,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中宅矿石码头的自动化混配矿项目正式投产运营,年混矿量预计可达1500万吨。此外,全国最大的百地年200万立方米丙烷地下洞库建成试投运,中海油500万立方米原油地下洞库建设加快推进。华东地区最大液化天然气保税仓库扩容升级突破,2023年以来通过2座保税液化天然气罐实现液化天然气进口额约51亿元;目前正在加速推进浙江液化天然气三期项目,预计2025年年底完工后新增容积162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年处理总量将达到1200万吨。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夯实了宁波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的底盘。
数据显示,2023年宁波片区所在的北仑区完成大宗商品销售额1.73万亿元,增长5.6%,占全市的46.8%,其中油气产业销售额超5000亿元。此外,据海关统计,宁波口岸原油、液化天然气、铁矿石进口量分别占全国的8.1%、6.2%、4.7%。
除了夯实大宗商品基础设施建设,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也在提速跟进。近年来,面对发展前景巨大的冷链物流产业,宁波片区蓄力奔跑,抢抓窗口期,努力建设国际冷链供应链枢纽港。
今年9月在“千万箱级”智慧港区——梅山港区,一期库容达50万立方米的宁波梅山国际冷链供应链项目正式开仓运营,进口冷链贸易量预计将达80万吨。该项目已被纳入“2022年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我们的项目不仅仅服务宁波及周边市场,让百姓享受到更多质优价平的进口食品,还将辐射长江经济带等。”宁波农商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让供应链成为“共赢链”,奋力推进国际“冷链枢纽港”建设,宁波片区又迈出关键一步,摆出一盘“大棋”。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扎牢坚坚实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宁波片区,除了“设施链”助力外,平台的强大赋能也为新动能的影响增添了浓厚色彩。
今年6月,“浙江自贸区油气服务平台”在宁波片区上线,青远能源、北京杉竹石化等首批6家企业入驻。北京杉竹石化负责人赵鹏当场宣布:“我们首期计划投入20万吨成品油,预计交易额为12亿元至13亿元。”
“作为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的重要创新成果,油气服务平台的上线标志着宁波片区在油气全产业链发展上迈出了新的一步。”运营方信仑数链负责人表示。
此外,开展大宗商品国际贸易无纸化试点,建成全国首个第三方区块链贸易服务平台(大宗易行TradeGo),成为全球第10个获得国际船东保赔协会集团(IGP&I)许可的电子提单平台、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第五家“白名单数字燃油解决方案”供应商;探索国际供应链数智化创新,建成国际贸易数字化全流程服务平台(易豹科技),与新加坡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建成全球能源化工行业首个集成“车、船、库”等场景的可信数字仓单平台(66云链),落地国内首张数字仓单跟单险业务,完成国内油气行业首单数字仓单在线交割,成功解决大宗商品作为动产的产权确认全球性难题……挂牌4年来,雨后春笋般兴起的数字贸易平台,助力宁波片区大宗商品产业链、供应链延伸完善,为高质量发展开辟更广袤的空间。
为创新试制度
以开放促共赢
今年8月,以人民币计价的保税拍卖在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举行,共有4000条位于宁波保税区仓库内的保税美洲浣熊皮毛作为拍卖标的,吸引了大量业内买家的关注,最终以66.4万元成交。据了解,“保税展示+保税拍卖”是宁波片区对“保税+”模式的一次创新探索。
在保税维修领域,制度红利同样在持续释放。在宁波永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人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完成着手里的维修任务。一位工人边调整着显示器边介绍道:“我手中的这台液晶显示器刚从新加坡运来,经过修复后,将重新运回原地。”据了解,宁波永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液晶面板(显示器)的检测及维修服务。去年,宁波永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477.46万美元。
近年来,宁波片区综保片依托“自贸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双区叠加优势,聚力保税维修、保税展示、保税检测等“保税+”业态,形成若干产业发展集群,不断推进保税功能再提升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再深化。
这样的创新在宁波片区这片改革的“试验田”上不断上演——落地全国首创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节省30%的物流作业时间;创新跨境新零售模式,盒马商超跨境新零售模式顺利落地;制定实施全国首个进口食品GM2D(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领域地方标准,累计完成进口商品GM2D转码赋码超1亿枚,占全省总量的近九成;率先试点非保货物“先进区后入账”进出区新模式,推进跨境电商保税出口“1210”业务规模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1—7月,宁波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出口货值达26.8亿元,同比增长134%,业务量占据了全国的1/3;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货值达183.2亿元,同比增长15%。
此外,推出新能源汽车集装箱出口“一站式”监管模式,车辆整体出口通关时效比原来缩短2至3天,平均单个集装箱节省成本约1000元,出运能力从180辆/天提升至1000余辆/天,有效提高汽车出口效率。今年10月,在中信港通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专用装箱堆场内,230辆极氪系列的新能源汽车顺利前往以色列,这一监管模式所带来的益处恰是其成功的一个缩影。
与此同时,全国唯一的中东欧农食产品进口先行先试口岸顺利获批,中东欧常年馆二期顺利开业,全国首个中东欧跨境自提中心成功落地,2023年片区所在北仑区实现中东欧进口105.5亿元,同比增长27.2%,规模继续保持浙江省第一。
在人才领域,今年3月,浙江省首家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联盟成立。自此,涉外法治工作有了更切实的保障。宁波片区正以行动诠释着首创精神,将实践成果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宁波方案”,并推向世界舞台。
截至目前,国家层面349项改革试点经验和实践案例,宁波片区复制推广达280项,涵盖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创新、监管创新等诸多领域;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集成创新案例入选商务部自贸试验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是该批次浙江自贸试验区唯一入选的案例;“跨境贸易区块链数字单据应用实践”入选中央网信办2023区块链创新应用全国“十大优秀案例”;工业社区创新案例被中山大学评为2020—2021年度全国自贸试验区十佳创新案例,为浙江省唯一。
今年以来,已有11项改革创新成果取得全省乃至全国的“首单”或“首例”突破,其中,6项为全国首创,5项为全省首创。
百舸争流,奋勇者先。件件制度创新,精准破解产业发展与企业成长的瓶颈,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创新改革策略,以及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联动,为自贸试验区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坚持创新改革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为了让这张“金名片”更闪亮,宁波片区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质效持续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目前,宁波片区所在的北仑区“无感监测”营商指数持续保持全市第一,20余项检测指标处于全省、全市领先水平。而这都离不开多年来宁波片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出的极具吸引力和成长性的创新创业新生态。
塑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集商事法律服务、政务服务、智库服务、展示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自贸大厦1.0版,自贸展厅建设并投入试开放。同步上线数字自贸展示平台,建成数字化路演大厅和共享办公空间,已上线智序港城、大宗易行、易豹科技等数字平台企业,为企业提供共享交流空间。
创建人才集聚新优势。发挥全国首个“海外引智示范区”品牌磁场效应,借助自贸试验区引智引才政策优势,先后谋划搭建宁波高端装备海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乌克兰工程院宁波创新中心、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宁波)等重量级引才平台。近三年,举办国际英才产智对接、科技人才行等各类引才活动20场次,设立外籍院士工作站5家,各类平台集聚海外人才超350名。
构筑服务企业新保障。推动设立海事法院共享法庭、知识产权庭巡回审判点。迭代升级自贸试验区法治保障中心,成立“融入对接中心工作专班”;探索“非约勿扰”综合管一次工作模式,实现多个执法部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一步一个脚印,宁波片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随着宁波片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易豹科技将全球总部落户于此。“入驻宁波片区以来,公司在充分享受片区制度红利的同时,片区还为公司平台做宣介,让更多企业认识易豹并建立合作。”易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吴科娜表示。
9月,总投资4.4亿元的吉利新能源汽车总部项目动工开建。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欣喜不已:“从方案报批、设计审核,到施工许可证申办,我们仅用3个月就完成前期准备,创下公司项目筹建新速度。”
在全局上谋势,于关键处落子,营商环境这盘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深刻影响着市场内生动力的活跃度与持久度。在将宁波片区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制度创新的高地,向更加广阔的蓝海地带迈进的征程中,一系列更好回应经营主体关切、稳固投资信心的营商环境变化正为这座城市的发展不断注入“敢想敢拼”的鲜活力量。
当下,企业对政府服务的快捷度的期望仍在持续升高。宁波保税区宁兴优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旭东表示,作为一家从事食品进口的贸易企业,希望宁波片区提供更为自由便利的服务环境,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好的服务支撑。
四年拾级而上,浙江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推进制度创新,取得丰硕的改革开放成果。千山万水已过,新蓝图开启新征程。宁波片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宁波片区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策部署,按照“服务国家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发挥宁波优势”的总体思路,对照国家赋予的使命任务,深入推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以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为核心抓手,加力首创性、集成式创新探索,为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提供强大的支撑。(商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