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绘愿双豫行,彩虹童心筑梦成
发布时间:2025-09-02 11:36:3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7月6日至18日,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织梦绘愿双豫行,彩虹童心筑梦成”教育关爱服务团一行14人,在河南省商丘市睢县邢楼小学开展了为期13天的暑期支教夏令营活动。志愿者们带着知识与热情走进课堂,通过多样课程为孩子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成长,用教育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图为NNUTC彩虹桥绘愿队老师与邢楼小学孩子们的合照
多彩课程润童心,点亮乡村求知眼
支教课堂上,孩子们的提问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志愿者们充分调研乡村孩子的成长需求,精心打造了以兴趣拓展和素质提升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让乡村课堂充满活力与创意,不仅填补了乡村教育在兴趣培养领域的空白,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探索世界的种子,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兴趣拓展类课程上,表演、舞蹈等课程备受追捧。志愿者江晨带来的表演课,引导孩子们放开自我,用肢体表达情绪,培养协作与自信;舞蹈老师乐丽娜带着孩子们触摸舞蹈灵魂,在韵律中舒展肢体、生长节奏,引导他们聆听身体的语言,于舞步中自在展现自我。此外,志愿者还开设了美育、心理健康等课程,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孩子们掌握实用知识技能。丰富的课程内容如春雨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也让乡村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
图为邢楼小学学生在运动会拔河的画面
青春实践增本领,志愿路上共成长
“从站在讲台上紧张忘词,到能从容应对课堂突发情况,这段支教经历教会我的远比想象中更多。”一名志愿者这样说道。对于多数志愿者而言,从课程设计到课堂管理,从与孩子沟通到和家长交流,每一项任务都是全新的挑战。服务团建立了研讨反思机制,志愿者们每晚围坐在一起,分享教学心得、解决课堂难题。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志愿者们逐渐学会了用耐心倾听需求,用爱心传递温暖,用责任心对待每一堂课。
支教期间,志愿者们还利用课余时间走访学生家庭,深入了解乡村孩子的成长环境。这段扎根乡村的经历,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也在实践中提升了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了从“校园学子”到“乡村老师”的成长蜕变。
图为NNUTC彩虹桥绘愿队老师与本校老师沟通画面
教育赋能助振兴,城乡携手向未来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志愿者们的到来,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更带来了新思想、新理念。近年来,乡村教育硬件设施不断改善,但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课程形式单一等问题依然存在。此次支教活动通过“高校+乡村小学”的合作模式,搭建起城乡教育交流的桥梁,有效弥补了乡村教育的短板。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而志愿者则是连接城乡教育的纽带。乡村支教活动不仅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青年学子社会责任感的实践课堂。团队将持续推进乡村支教项目,让更多青年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贡献青春力量,让教育的星火照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图为NNUTC彩虹桥绘愿队在邢楼小学的夏令营结营仪式
此次暑期乡村支教活动虽已落幕,但志愿者与孩子们的故事仍在延续,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脚步从未停歇。青春的力量正通过一堂堂课程、一次次互动,悄然改变着乡村的教育生态,为乡村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作者:张吉琛、张方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