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金融资产:产融协同助力房地产纾困与城市更新 上半年取得亮眼成绩
发布时间:2025-09-02 16:21:54 | 来源:永州新闻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2025年8月29日,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发布2025年度上半年业绩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2.21亿元,同比增长21.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1.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7%,延续了2024年业绩强势增长的态势。
强劲增长的业绩背后,是中信金融资产在特殊资产经营领域的持续深耕。上半年,在宏观经济承压、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背景下,中信金融资产凭借其独特的“中信产融协同化险模式”,在房地产纾困、保交楼及城市更新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成为行业逆周期调节的标杆企业。其中,广西五象航洋城、上海壹号院等标杆项目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业绩稳健增长,主业优势凸显
2025年上半年,中信金融资产通过继续聚焦不良资产经营主业,优化资产结构,强化风险管控,实现业绩稳健增长。公司充分发挥金融救助和逆周期调节功能,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支持房地产风险化解,有力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巩固向上向好发展态势。
公告显示,上半年新增不良资产收购债权原值1252亿元、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收购处置业务处置进度明显加快,已实现收益16.9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0.8%。加大主业高质量投放,主业新增投放879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4倍,纾困业务新增投放389.25亿元,业务收入42.27亿元,同比增长65.5%。
值得关注的是,中信金融资产在房地产纾困、城市更新等领域的项目推进顺利,多个标杆项目实现热销。上海壹号院2025年销售额突破220亿元,成为全国单盘销售冠军。
政策东风助力发展,产融协同化解风险
2024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风险化解。2024年11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有序拓宽金融不良资产收购范围,为AMC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2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城市更新列为重点议题,明确要统筹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
中信金融资产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正均表示:“产融协同化解风险是中信一个独特的产业创新模式。”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房地产风险化解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功能,发挥主业和协同优势,创新综合服务产品,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积极发挥功能作用,探索形成中信特色的房地产纾困模式,化解了一批房地产项目风险。在政策东风下,中信金融资产的特色产融协同化险模式迎来快速发展期。
特色模式成效显著,破解房地产困局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部分房企陷入流动性危机,导致项目停工、债务逾期等问题频发。中信金融资产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实业广覆盖”的综合优势,创新推出“中信特色产融协同化险模式”,聚合中信集团在‘金融+地产’协同效应,牵头以其特殊的功能定位找到纾困切入口,联动各集团成员单位在客户沟通、交易结构、风险隔离、代管代建、项目运营等方面发挥各自专长,通过“法律隔离+实质管控+封闭运行+重组盘活”等专业手段,成功盘活多个重大风险项目。
在广西南宁,五象航洋城项目曾是当地知名的“烂尾楼”。中信金融资产联合中信信托、中信城开等集团成员,采用“预重整+续建式重整”模式,投入资金化解债务并引入专业运营团队,仅用18个月便推动这个停滞5年的项目成功开业。2025年5月30日开业当天,客流量超3万人次,三小时营业额突破100万元,成为破产重整经典案例。这个案例充分展现了政策支持与市场化手段相结合的成功实践。
在上海黄浦区,43万平方米特大体量旧改项目上海壹号院,2022年因房企资金链断裂陷入停滞。2025年中信金融资产通过复制过往项目模式,再次协同集团成员单位,牵头投入超40亿元纾困资金,通过封闭运行、实质管控等手段,6个月内解决4018户居民拆迁款支付难题。该项目2025年销售额突破220亿元,实现“五开五捷”,登顶全国单盘销售冠军,印证了高品质住房的市场需求,支持城市更新显成效,打响了中信金融救助国家队品牌。
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江苏徐州潘安湖项目的成功盘活成为中信金融资产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该项目不仅创造了“保交楼、稳民生”的典范,更探索出了一条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与经济转型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中信金融资产在上海董家渡项目中,以“股+债”方式投入85亿元,实现三批次房源全部售罄,总销售额215亿元,化解182亿元银行逾期贷款并保障近900套房屋交付。该项目成为中信产融协同纾困化险的标杆项目,得到住建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等上级单位的高度认可,获得央视总台CGTN、人民网、新华网等30余家重量级媒体竞相报道。
这些项目不仅解决了民生问题,还为行业风险化解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2022年以来,累计投放房地产纾困项目约93个,投放总规模超过558.87亿元,累计实现保交房7.59万套,带动超过2629.69亿元货值项目复工复产,带动金融机构风险化解超过732.33亿元。业内人士指出,中信金融资产通过“风险端隔离、资产端盘活、价值端提升、品牌端赋能”的协同机制,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四端一体破解行业难题。
展望:政策红利下的新机遇
随着房地产政策的持续优化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深化实施,中信金融资产表示将继续深耕不良资产主业,重点参与房企纾困、城市更新等领域。中信金融资产将聚焦三大方向:一是扩大产融协同优势,探索多元化纾困场景;二是深耕城市更新,2026年重大项目将陆续入市;三是探索科技赋能,提升智能风控水平,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未来中信金融资产将继续发挥“中信特色金融救助国家队”作用,把更多化险项目打造成城市地标。市场分析认为,在国家政策持续支持下,中信金融资产凭借其独特的协同优势和标杆案例积累,有望在房地产风险化解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在房地产市场新旧模式转换的关键期,中信金融资产的创新实践或将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