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政数局:以“五不”攻坚破题 奏响营商环境优化“强音”
发布时间:2025-09-03 11:39:1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土壤”,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今年以来,延边州政数局立足“服务型政府”建设核心,以“不缺位、不拖延、不落空、不多跑、不打折”的“五不”目标为抓手,精准发力,推动营商环境从“基础优化”向“生态升级”跨越,为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前置咨询模式,主动服务“不缺位”
在工作中,该局打破传统模式,将服务端口前移,激活审批效能。该局出台了《延边州2025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行动实施方案》,将31项任务清单化、责任化,明确改革“路线图”。在借鉴北京、山东等地先进经验后,联合延边州市场监管局在全省率先且唯一建立“餐饮经营许可前置服务机制”;依托“吉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开展全流程前置指导,在企业审批前提供指导服务,有效缩短审批时限,今年以来已办理事项1811项,平均审批用时压缩至1.2个工作日,实现从“企业跑”到“数据跑、政府帮”的转变。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疏通堵点“不拖延”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关键在“精准对接需求、高效解决难题”。州政数局聘任262名省、州、县三级营商环境监督员,设立128个监测点,实时捕捉市场主体“痛点”“堵点”;组织发改、工信等8部门,与民营企业、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让政策制定更贴近企业实际;创新建立的“企业诉求—问题解决—反馈评估”闭环机制,确保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截至目前,已累计解决企业经营、劳动合同纠纷等各类诉求125个,真正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米”。
推动本土企业扎根,政策红利“不落空”
惠企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为避免政策“空转”,州政数局对17个州直部门的68条惠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分类汇总,形成“政策清单”;通过实地调研、电话回访等方式开展专项排查,累计走访经营主体19家,精准掌握政策落地“堵点”;建立联动机制,第一时间推动问题解决,确保政策精准“滴灌”至市场主体,为本土企业扎根发展筑牢“政策后盾”。
优化信用服务体验,简化流程“不多跑”
以数字化改革破解“办事繁、多头跑”难题,州政数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方面,整合全州2.23万条“双公示”信息、1618条行政强制与奖励等行政管理信息,夯实信用数据基础,保障专用信用报告权威性;另一方面,推动“一纸代多证”改革扩面升级,新增能源、海关等7个领域,覆盖范围扩展至48个;同步开通信用中国(延边)网站、“吉事办”在线办理通道,让专用信用报告“即查即办、零材料提交”,今年已开具报告439份,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深耕公平交易建设,评标质效“不打折”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原则。州政数局创新探索跨地市“远程异地双盲评审”模式,通过“评标专家盲抽+投标人信息暗标评审”的“双盲”机制,从制度上规避人为主观干扰,破解“熟人效应”“地方保护”等问题。今年以来,已累计完成“远程异地评审”项目146个,其中“双盲”评审项目138个,不仅提升了评标效率,更以“阳光评审”守护了市场公平,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了“竞争有序、机会均等”的发展环境。
从“减环节、压时限”到“优服务、强保障”,延边州政数局以“五不”目标为支点,推动营商环境建设从“要素驱动”向“制度驱动”转变。下一步,该局将持续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以更精准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延边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延边州政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