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推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04 15:52: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AI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当中,AI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重要内容。做好网络思政教育各个维度的完善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能有效推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依托AI技术,提升理论体系时代性
网络思政教育与传统思政教育形式有所不同,主要包含五个维度,其中理论体系构建作为基础维度,需要依托AI技术来增强理论体系的时代性,促进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与时俱进。在构建网络思政教育理论体系过程中要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和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理论体系构建,借助AI技术的优势,确保理论体系能够紧密贴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满足学生对于新鲜知识的渴求。通过AI技术的大数据分析,能够精准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想动态,对前期网络思政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AI技术还能实现教育资源的智能匹配和个性化推荐,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可以获取相关网络思政教育信息,增强了理论体系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此外,AI+技术的深度应用能够显著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互动性与个性化体验,基于深度学习的学生行为分析模型,实时追踪大学生在网络平台的思想动态及价值取向,形成多维度的思想行为画像,为网络思政教育内容的精准推送和动态优化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依托AI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理论体系的时代性,为大学生坚定的信仰和正确的努力方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借助AI技术,打造网络阵地堡垒
网络思政教育对于大学生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时代的发展衍生的网络思政教育需要借助AI技术,打造网络阵地堡垒,提升大学生的信息分辨能力,利用网络强化思政学习效果,进一步推动网络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AI技术在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中通过构建融合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的智能化教学平台,AI系统能够深度挖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行为数据,精准绘制涵盖认知水平和兴趣偏好的立体化学生画像,进而实现网络思政教育资源的动态化匹配与个性化推送,这与当前教育背景下的差异化教学不谋而合,有利于促进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网络是时代发展而衍生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渠道,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并非洪水猛兽,借助网络可以有效拓宽大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范围,而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AI+技术可以实现对网络内容的实时监控,可以对校园网络实施全时段扫描。为了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质量,高校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强化心理危机意识,推动并构建预防、预警、干预三位一体的智能心理育人体系,实现从原本的、传统的、被动的向现代化的主动赋能方式进行转变,不断完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平台。利用AI算法匹配各个体特征与干预方案,基于数据学情进行监测,进一步提高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
三、引入AI技术,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各阶段各学科教育改革都在如火如荼进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领域也需要按照教育改革要求落实相应的原则与政策,其中最为重要的维度就是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对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而言,通过AI+赋能可以实现网络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注入强大的动力。AI技术的应用对于网络思政教育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可以增强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率。同时,AI技术的应用也丰富了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可以通过AI技术模拟历史事件和人物访谈,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亲身体验和学习,加深对网络思政教育的理解。当前高等院校需要充分发挥出AI技术所蕴含的优势,切实地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帮助学生树立坚实的信念基础。强化党的领导,丰富网络思政教育理念中的基础内容,高等院校需要将AI技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发展,为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构建具有前瞻性的活动指南以及发展规划,确保高校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始终坚持并坚守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建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拥有爱国主义情怀。严格控制意识形态风险对当代大学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定期对校园网络环境进行净化。
四、整合AI技术,实现技术融合应用
AI+赋能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提升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极大地推动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水平的进步,这个过程中需要整合AI技术,实现技术的融合应用。高等院校还需要建立健全AI内容审核机制。选择更为先进的技术对校园网络平台中的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查,针对不良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利用AI技术制定正负向的清单,明确政治安全红线的重要性,规范技术应用与范围,维护高校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同时也需要加强数字化建设,牢固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根基是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让各高校、各部门的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应用,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数据支持。与此同时还需要推动网络思政教育方式创新,提高网络思政教育质量。
五、利用AI技术,着眼学生素养培育
新课标背景下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着眼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AI+赋能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满足了这一需求,除了网络思政理论教育内容外,要更加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实现网络思政教育的目的与意义。高等院校要加大对AI技术的创新研发,鼓励校内的科研团队与企业、科研机构进行合作,进一步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型,打造独具特色的思政AI产品,利用AI技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等生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案与学习资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网络思政教育的兴趣,提升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提高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结束语:
网络思政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极具时代性的教育内容,其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而迭代。对于当下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要充分借助AI技术提升网络思政教育质量。AI+赋能下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继续深入挖掘AI技术在网络思政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方面的作用,更好地让AI技术服务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坚实的保障。
(作者:程璐扬,辽宁科技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