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燃气集团段卫东:数智化破局燃气行业安全、服务与效益协同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04 15:52: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在第十一届中国智慧燃气发展论坛期间,中燃协智能气网专委会主任(拟任)、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段卫东指出,燃气行业“新范式”的核心是跳出传统思维桎梏,以科技为纽带实现安全、服务、效益的深度融合。过去燃气行业聚焦“稳定供气”单一目标,如今“新范式”要求企业以数智化赋能全链条,既要保障超大城市能源安全,更要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综合能源服务,而数字化技术、多能互补与产业链协同,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

夯实全链条布局,打造北京燃气“安全供应样板”

燃气安全,责任重大。作为服务730多万用户、天然气管线超3万公里的城市燃气运营商,北京燃气集团始终把安全生产供应放在首位。段卫东介绍,依托多年高标准建设,北京燃气集团已构建起覆盖“上游保障—中游输配—下游服务”的全链条体系,为首都能源安全筑牢防线。

上游气源保障方面,北京燃气集团以“多元互补”破解供应风险,通过境外投资与国内布局相结合,在天津南港、河北曹妃甸建成2座LNG场站及配套码头,可直接接驳LNG船,形成“海陆联动”的气源补给网络,为北京天然气供应提供稳定“压舱石”。截至目前,燃气在北京一次能源占有率已接近37%,成为城市清洁能源供应的核心支柱。

中游输配管线建设上,北京燃气集团打造了“五环六级七放射”的天然气配气体系。在运营保障上面,次高压以上管网实现100%智能感知覆盖——从浓度、压力、流量监测,到液位预警、抗外力破坏感知,各类设备已全面嵌入管线与闸机系统,相当于给管网装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任何异常情况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处置。针对中低压管网,北京燃气集团也已完成50%重点区域的感知设备加装,形成“高低压联动”的智能监测网络。

下游服务端,北京燃气集团将“安全”延伸至用户家门口。“十四五”期间,公司入户巡检率持续提升至92%-93%,从源头防范户内用气风险。段卫东强调:“燃气是民生工程,前期建设的工程质量、后期运营的维护力度,直接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安全,这是我们多年来始终坚守的底线。”

锚定“十五五”转型,多维度突破助力行业升级

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关键节点,燃气行业正面临“数智转型”与“绿色低碳”的考验。段卫东坦言,当前行业普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用户对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但成熟的数字化、智能化设备仍处于“试点探索”阶段,缺乏可大规模推广的标准化产品;二是在“双碳”目标与新能源革命的背景下,天然气与新能源深度融合成“必选项”,燃气行业应如何转型和发展。

针对这些需求,北京燃气集团已在智能化和多元化明确了发力方向:

一是深化智能设备应用与数字化平台整合。“我们通过全面推进智能感知设备建设,实现管网全面物联感知,智能监测管网安全、健康。”段卫东表示,北京燃气集团持续开展智慧燃气物联感知体系建设,以及数字孪生、AI等技术的研发工作,推动智能设备从“试点试用”向“规模落地”转变。此外,还积极建设可视化智能平台,整合应用用户服务数据,积极与政府部门对接,推动燃气感知数据与市政、交通等公共平台的数据共享,构建“全域协同”的安全预警网络。

二是加速能源多元化布局。为响应“双碳”目标,北京燃气集团已成立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聚焦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领域,构建起了多能互补的低碳能源体系。目前,北京环球影城能源供应项目、城市副中心天然气耦合地源热泵分布式能源项目等标杆项目逐步落地运营,不断探索“天然气+新能源”协同供能模式,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三是构筑跨国天然气贸易网络。北京燃气集团还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投资俄罗斯石油上乔油气田20%的股权,并荣获标普、穆迪、惠誉国际三大权威评级机构的A类国际信用评级,构建起横跨全球的天然气贸易网络,持续提升对国际供应链波动的响应韧性及国内市场保供能力。

燃气新范式,从技术到思维模式革新

谈及燃气行业的“新范式”,段卫东认为,这不仅代表着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标志着管理和思维模式的深刻转变。具体而言,这一转变包括从“传统运营”迈向“数智驱动”,从“单一供气”升级为“综合服务”,以及从“独立发展”转向“协同共赢”。

“过去我们靠人工巡检、经验判断,现在靠数据说话、智能预警,未来还要靠AI挖掘数据价值。”段卫东举例,北京燃气集团目前已积累了海量的管网运行数据、用户用气数据,建成的数字化系统将在“十五五”期间转化为“数据资产”。公司正开展专项课题研究,通过规范数据标准、构建分析模型,让数据在“安全预警、成本优化、服务创新”中发挥作用,“比如通过AI分析用户用气规律,提前预判设备故障;通过数据模拟管网运行状态,优化输配方案、降低能耗成本”。

作为中燃协智能气网专委会(拟任)主任,段卫东表示,当前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涌入到燃气行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应进一步探索科技企业的AI和数字化产品与燃气行业相结合。另外,他还呼吁行业加强协同发展。当前头部燃气企业多处于数值化探索阶段,中小体量企业多为跟随式实践,协会应发挥统筹作用,牵头制定兼具效率与效益的可复制数智化方案路径,将更有力地助力全行业规范发展、提质增效。(北京市燃气集团 )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