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惠助力小密封件撑起大订单
发布时间:2025-09-04 15:52: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您听,玻璃升降一点杂音都没有!这条TPV密封件,不仅高温天不发黏、用着不卡顿,重量还比以前轻了35%。”9月1日,在位于邢台清河的河北新欧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研发部部长解毕武手持刚下线的汽车玻璃导槽密封件,向税务干部展示产品的“过人之处”。这份“脱胎换骨”的背后,既有企业深耕创新的执着,也有税惠政策与精细服务的强力托举。
据了解,传统橡胶材质的密封件在高温下易变黏、耐候性差,玻璃升降不顺畅、有杂音的问题成了行业通病。“要突破,就得从材料源头改!”解毕武回忆,研发团队当即开启“攻坚模式”,最终锁定了兼具橡胶弹性与塑料可加工性的TPV材料。
可研发之路从不是一帆风顺。拆分密封件结构、测试不同部位材料硬度、调试生产工艺参数……每一步都需要大量资金与时间投入。“那会儿实验室天天灯火通明,光材料试验就做了上百次,可看着不断增加的研发开支,我们也犯过愁。”解毕武坦言,就在企业为资金周转捏把汗时,当地税务部门主动送来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成了及时雨。
“税务干部手把手教我们填报表、留存备查资料,连哪些费用能归集、怎么归集都讲得明明白白。”新欧公司财务负责人赵朋感慨道,申报享受政策时,企业对同时参与研发和生产的人员人工费用核算把握不准,担心申报出错。税务人员当即辅导企业设立研发费用辅助账,核对人员考勤记录、项目分工表,从项目立项到费用归集全程记录,依法归集费用,最终指导企业顺利享受到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
政策红利的持续注入,让新欧公司的创新底气更足。选定TPV材料后,企业创新采用“模块化生产试验”模式快速打通“样品到产品”的转化通道。今年年初,企业围绕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在材料中加入发泡剂并精准调试剂量,成功将密封件重量降低35%,产品一经推出就拿下50万台汽车玻璃导槽密封件的订单,金额达6000余万元。1—6月份,新欧公司已累计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1600余万元,这些资金全部投入到新技术、新工艺研发中,助力企业为长安汽车、比亚迪、零跑汽车等10多家国内知名车企配套,产品覆盖400余种车型。
为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当地税务部门辅导汽配企业在“智慧河北加计扣除平台”提交研发项目事前鉴定申请并上传资料,由税务部门联合科技部门及行业专家定期开展集中评审,从研发项目的立项、实施、结题到资料管理全流程跟踪,确保研发费用“真实发生、准确归集”。同时,编制《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税费支持政策适用汇编》,明确16项税费政策具体适用标准,让企业轻松掌握政策内容,合规享受税费优惠。
“后续工作中,我们将持续聚焦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需求,优化税费优惠政策的辅导与落实,既做好‘政策宣传员’,帮企业懂政策、享红利;也当好‘合规监督员’,助企业建体系、防风险,用更精准的服务、更有力的支持,为企业创新发展‘添油加力’,推动更多像新欧这样的企业在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国家税务总局清河县税务局主要负责人聂俊营表示。(孙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