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年相聚秦淮河畔 2025南京・大学生国际赛艇公开赛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09-19 11:22: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9月12日至14日,2025南京・大学生国际赛艇公开赛在南京精彩上演。这场以“潮起长江畔,艇聚金陵城”为起点、以“世界青年逐浪金陵,秦淮河上共桨同潮”为终章的赛事,会聚全球30所海内外高校300余名赛艇健儿,在长江与秦淮河之上,书写了竞技、文化、环保与友谊交融的青春答卷。
长江游轮启幕,非遗文化展金陵韵味
9月12日晚,长江五马渡码头灯火璀璨,“长江之恋”游轮成为赛事启幕的核心舞台。33支赛队队长将“名河之水”注入启动装置,光束穿越世界名城地标光影,汽笛划破夜空,宣告赛事正式开启。世界赛艇联合会理事会委员、青年赛艇委员会主席Axel Mueller,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肖爱华等领导共同登台,在“世界名河汇聚秦淮河”的定格画面中完成启动仪式;运动员与裁判员代表铿锵宣誓,既彰显体育精神的纯粹,更传递出南京开放包容的国际胸怀。
当晚,游轮化身“非遗展馆”,南京云锦、华锦青韵、金陵点翠、南京泥人等10多项非遗技艺集中亮相。英国剑桥大学赛艇队员驻足云锦展台,感叹“每一根针线都被赋予生命”;金陵点翠传承人现场演示羽毛镶嵌技艺,南京泥人摆件引得学子争相体验。此外,民乐四重奏、乐队燃唱、杂技“顶碗”、川剧“变脸”与手狮舞蹈轮番上演,传统民俗与青春活力碰撞,在长江江面奏响独特的文化乐章。开幕式前后,“赛艇进校园”活动走进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8所在宁高校,中外学子交流思想;赛艇健儿还登临阅江楼、乘游轮览长江,提前触摸南京的山水城林与开放基因。
秦淮河上竞逐,绿色市集添全民活力
9月13日上午,赛事主赛场转至外秦淮河鼓楼水岸・南艺后街,16所国内高校率先展开角逐。当日赛制采用“1000米A轮竞速赛+1000米B轮竞速赛+ 3000米追逐赛”,依三轮综合成绩排名,赛程兼具层次感与观赏性。经过一上午比拼,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脱颖而出,成功晋级次日赛事。“秦淮河面平稳,特别适合赛艇运动,南京市民的加油声更是给了我们满满力量。”同济大学赛艇队选手陈治宁赛后说道。
赛场之外,秦淮河畔的绿色市集嘉年华成为全民参与的亮点。50多个特色展位集中展示漆扇、金陵点翠及“苏超”南京官方赛区文创产品,音乐演出与乐队表演穿插其间,打造水岸联动的观赛体验。不少市民与参赛队伍体验陆地划船机,南京市民丁加逸表示:“带孩子来感受竞技体育精神,这种方式特别有意义。”为践行绿色理念,赛事组委会联动极氪汽车等绿色能源企业,在河道两岸创新设置后备箱观赛服务点、柔性光伏太阳能科技伞,全力打造“零碳赛事”。当日,组委会还为选手安排城市参访,乘长江游轮、走进夫子庙与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剑桥(彼得豪斯学院)赛艇队选手感慨:“南京的历史不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遥远,而是能与年轻人活力同频共振的温暖。”
全球学子巅峰对决,碳中和赛事显环保担当
9月14日7点45分,赛事迎来巅峰时刻。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11所国外高校,与前一日晋级的4所内地高校及3所港澳台地区高校齐聚外秦淮河,通过“1000米A轮竞速赛+1000米B轮竞速赛+陆地划船机4×500米接力赛”的综合比拼决出名次。最终,男子组奥塔哥大学赛艇队摘金,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赛艇队获银,同济大学赛艇队夺铜;女子组华盛顿女子赛艇队登顶,阿姆斯特丹大学赛艇队获得亚军,同济大学女子赛艇队获得季军。
当天下午,“超船追逐表演赛”(Bump Race)精彩上演,“追上即淘汰”的规则让运动员拼劲十足,也让观赛观众屏息凝神。“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国际赛事,沿岸氛围特别好,特别幸福。”居住在鼓楼龙江地区的丁女士带着孩子观赛,难掩激动。值得一提的是,赛事终点鼓楼水岸・南艺后街地处“夜之金陵”核心区,秦淮河沿线明城墙、中华门、大报恩寺等历史古迹与现代高楼交相辉映,华盛顿女子赛艇队桨手Zola Kemp称赞:“在秦淮河划赛艇,既能感受历史韵味,又能看到城市活力。”
此次赛事还实现全周期碳中和——沿线设置的绿色观赛点既为观众提供舒适观赛空间,又在南京市公共机构碳汇支持与认证下,通过“减排+碳汇”双路径践行环保理念。颁奖环节,香槟挥洒,各国青年簇拥在赛事展板下,异口同声喊出“我爱南京”。剑桥(彼得豪斯学院)赛艇队桨手Nimal de silva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来南京,这里的文化和人文让我大开眼界,希望能多停留一段时间。”
三天赛事,从长江到秦淮河,从竞技比拼到文化交流,2025南京·大学生国际赛艇公开赛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成为世界青年认识南京的窗口。各国学子以艇为媒、以河为纽带,让南京“博爱谦雅、开放包容”的城市名片愈发闪耀。(傅秀、夏蕴初、南京市体育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