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心”之力绘就矛盾纠纷治理“同心圆”

发布时间:2025-09-19 11:22: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矛盾纠纷在这里最集中、群众感受也最直接。能否将问题化解在萌芽、把和谐构建在基层,不仅关乎社会稳定大局,更直接影响着群众的幸福感与安全感。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类矛盾纠纷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新特点,如何精准有效治理、筑牢基层和谐防线,成为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以“真心”换民心,夯实矛盾纠纷治理之基

矛盾纠纷治理,首在贴近群众、倾听民声。基层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主动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把群众的诉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以真心对待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矛盾纠纷治理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要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拓宽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让群众有地方说话、有机会表达,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以“细心”察民情,织密矛盾纠纷治理之网

矛盾纠纷往往隐藏在细微之处,需要我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致的工作作风去发现。要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建立常态化的排查机制,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要关注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的矛盾纠纷,特别是在征地拆迁、劳动就业、环境保护等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领域,要加大排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化解隐患。同时,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矛盾纠纷排查的精准度和效率。

以“耐心”解民忧,化解矛盾纠纷治理之结

矛盾纠纷的化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要认真倾听当事人的陈述,理解他们的情绪和诉求,以平和的心态、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坚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对于一些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采取综合措施,多管齐下,逐步化解。

以“决心”聚民力,凝聚矛盾纠纷治理之效

矛盾纠纷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矛盾纠纷治理。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矛盾纠纷。同时,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治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以坚定的决心推动矛盾纠纷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矛盾纠纷治理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关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让我们以“四心”之力,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矛盾纠纷治理工作,绘就社会和谐稳定的“同心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资溪县鹤城镇人民政府:黄家雪)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