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活水润乡村,绘振兴新篇展宏图
发布时间:2025-09-22 15:36:5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乡村振兴,关键在人。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人才不仅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核心资源,更是激发内生活力、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在“培育”上深耕不辍,在“引进”上拓宽路径,在“留用”上倾注真情,全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让各类人才在希望的田野上施展抱负、绽放光彩,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而持久的动能。
在“培育”上精耕细作,厚植本土人才成长沃土。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他们熟悉乡情民意、深谙土地脾性,更具认同感和归属感。要坚持就地取“才”,整合县域职业院校、农广校、科技特派员等教育资源,构建覆盖广泛、形式多样、实用高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开展精准化、定制化技能培训,重点传授现代农业科技、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农产品电商等实用技术,培育更多“乡村工匠”“产业带头人”。积极推广“田间课堂”“线上教学”等融合模式,打破资源壁垒,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通过持续培育和政策赋能,让更多“新农人”破土而出,为乡村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在“引进”上广拓渠道,汇聚八方英才共建乡村。面对乡村振兴对人才规模、结构和质量的更高要求,必须拓宽视野、敞开大门,引导更多外部人才向乡村集聚。要突出产业引人、平台聚人、乡情动人,打出“政策+情感+服务”的组合拳。面向高校毕业生,推出创业扶持、信贷贴息、孵化基地等优惠举措,引导他们返乡入乡,投身智慧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新领域;针对科技人员、规划师、设计师等专业人才,强化柔性引进机制,通过“周末工程师”“专家工作站”等形式,推动技术下沉、服务下乡。真正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回报乡村、贡献乡村的人更有信心。
在“留用”上倾心护航,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引才更需留才,留才关键在用才。要想让人才真正扎根乡村、建功立业,就必须营造有利于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要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改善交通、通讯、物流等硬件条件,增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能力,让人才能安心安业。完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贡献显著者给予荣誉表彰、晋升通道和实质奖励,增强获得感和成就感。同时,要积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推动资源向人才倾斜、项目靠人才支撑,做到人岗相适、才尽其用,使乡村真正成为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火车南站街道办事处:魏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