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里担使命,乡村振兴启新程

发布时间:2025-09-22 15:36:5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当金黄的稻浪在田野翻滚,当累累的硕果挂满枝头,第8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带着满满的喜悦与希望翩然而至。本次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全方位展现着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蓬勃生机与丰硕成果。在这喜庆的时刻,广大党员干部应勇挑重担、积极作为,以丰收节为契机,在多个关键领域发力,让丰收的欢歌传遍千村万户,让振兴的动力在广袤大地激荡。

守护粮仓根基,筑牢民生之本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压舱石”。丰收时节,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顺利归仓,是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党员干部要主动深入田间地头,成为农民秋收的“贴心人”。在收割环节,积极协调农机资源,解决农机短缺问题,提高收割效率,让农民不再为收割不及时而担忧。针对晾晒场地不足的情况,整合利用闲置场地、学校操场等资源,为农民提供充足的晾晒空间,避免粮食因晾晒不及时而发霉变质。同时,要着力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方式,拓宽销售渠道,让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落实好种粮补贴、农业保险等惠农政策,让农民种粮有保障、有收益。推广智慧农业技术,指导农民科学种植、高效管理,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通过这些举措,让农民的“粮袋子”更满,“钱袋子”更鼓,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挖掘文化富矿,激发产业活力

丰收不仅意味着物质的丰富,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晒秋”等丰收景象,是乡村独特的文化符号,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党员干部要成为乡村文化的“挖掘者”和“传承者”。深入挖掘丰收文化背后的故事和内涵,将文化元素与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相结合。打造以丰收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景点,举办丰收文化节、农事体验活动等,吸引城市居民走进乡村,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体验丰收的喜悦。在产业发展方面,依托当地丰收文化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对晒制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工艺品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利用电商平台,将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让乡村文化成为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文化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倾听群众心声,凝聚发展合力

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也是干群互动、凝聚发展合力的重要契机。党员干部要以丰收节为纽带,走进农民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当好政策的“宣传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民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让农民了解政策、享受政策。耐心解答农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疑问,为他们提供政策指导和咨询服务。当好问题的“解决者”,认真梳理农民在丰收节期间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于能够当场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跟踪落实,及时向农民反馈解决进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农民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和支持。当好发展的“引领者”,结合当地实际,与农民共同探讨乡村发展规划。鼓励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和管理。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通过干群同心协力,形成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丰收节是农业的盛会,更是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舞台。让我们以丰收节为新的起点,在守护粮仓中彰显担当,在挖掘文化中激发活力,在倾听民声中凝聚力量,共同开启乡村振兴的崭新征程,让广袤乡村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家园。(资溪县马头山镇政府:许艳婷)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