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大:全国重点实验室领衔 共谋化学学科“双一流”创建新篇
发布时间:2025-09-22 15:36:5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9月18日,河南师范大学科技创新港实验室大楼多功能报告厅专家学者云集,“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原实验室(以下简称‘两室')支撑化学学科‘双一流’创建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咨询会”在此隆重举行。20余名专家应邀出席,共同为实验室建设、“双一流”学科创建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牵头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将持续聚焦标志性成果与领军人才的培育,坚持交叉融合与重点突破并重,推动实验室在抗病毒药物研发、高层次人才汇聚和成果高效转化方面发挥引领作用。”该校党委书记冯淑霞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将切实增强化学学科‘双一流’创建的核心竞争力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师大智慧和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平原实验室主任常俊标系统汇报了实验室最新进展。目前,“两室”正全力推进14项新药研发项目,覆盖传染病、重大慢病及精神类疾病等重点领域,致力于打造国家级生物医药研发高地。他表示,实验室将持续改善科研条件,深化与国内外学术及产业界的合作,推动基础研究向应用转化迈进,为我国乃至全球公众健康贡献师大智慧和方案。
据悉,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河南省高校牵头建设的首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了河南省在该领域“零的突破”。其自主研发的我国首个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小分子口服药阿兹夫定已成功上市并进入国家医保结算,成为我国抗疫药物研发的重要里程碑。这些原始创新和重大突破有力支撑了化学学科建设。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最新排名,该校化学学科已跃居全球前1.23‰,显示出强大的学科实力。
除了阿兹夫定外,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学科另有多项原创类成果取得国际专利并成功转化至合作企业,其中5个国家1类创新药正在开展I-Ⅲ期临床试验。随着科技创新港“两室”综合实验大楼的启用,河南师范大学正集中优势资源加强科研攻关,力争科技成果早日落地转化,实现在研药物早日获批上市。这里不仅成为学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已取得的创新成果,并建议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扩大开放合作,巩固在抗病毒药物、重大慢病和精神类疾病研究领域的特色优势,以重点突破推动化学学科“双一流”创建,并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校将全面梳理和吸纳本次战略咨询会的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路径,强化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该校校长郭海明表示,“河南师范大学将以化学学科‘双一流’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谱写学科与全国重点实验室融合发展的新篇章。”(河南师范大学:刘吉磊、朱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