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丝路赋能区域经济

发布时间:2025-09-24 10:23: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一条绵延千里的钢铁丝路,正悄然改变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血脉,也成为观察中国外贸新动能的重要窗口。

中老铁路这条“钢铁丝路”自开通以来,已迅速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经济走廊。数据显示,到2027年,中老铁路累计货运总量将达到1.1亿吨以上,力争突破1.2亿吨,其中跨境货运量达到2700万吨以上。客运方面同样表现亮眼,累计客运总量将突破1亿人次,其中跨境客运量达到140万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这条“黄金大通道”日益显著的辐射带动效应。铁路不仅带来了人流和物流,更促进了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加速流动。从云南的普洱茶到泰国的榴莲,从电子产品到农副产品,越来越多的商品通过这条铁路快速往来,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贸易效率。

中老铁路正在推动区域经济从单纯的“通道经济”向高附加值的“产业经济”转型,这一转变催生了多方面的新动能。昆明正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稀贵金属加工、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磨憨则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造进出口加工制造、现代仓储物流等产业集群。在农业领域,替代种植农产品返销进口规模持续扩大,沿线境外粮源、水果、药材基地建设加速推进,跨境旅游合作区申报建设加快推进,沿线景区提升改造如火如荼,中老跨境旅游列车持续开行。随着昆明、大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中老班列+跨境电商”模式蓬勃发展。京东国际、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纷纷布局中老铁路沿线,借助便捷的物流网络,将中国的商品运往东南亚,也将东盟的优质产品引入中国市场。硬件设施的持续升级,为这一切提供了坚实基础。以中老铁路为主轴,云南正加快周边铁公水空联运网络建设,统筹布局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到2027年,磨憨口岸货运通行能力将提升至2900万吨/年,物流效率将得到质的飞跃。

中老铁路的未来发展不仅在于硬件设施的完善,更在于软件层面的联通与合作。《中老铁路沿线综合开发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实施“软联通”和“心联通”协同推进专项行动,包括完善跨境货物运输规则、制度、标准,加快推动跨境客运“一地两检”查验模式落地。“留学中国·学在云南”品牌越擦越亮,更多老挝、泰国等周边国家学生选择来滇学习,科技人才培训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国门医院”建设持续推进,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完善,老挝北部及沿线地区实施的清洁饮用水示范等“小而美”项目,切实提升了当地民众的获得感。这些举措将有效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增强各参与方的认同感,为“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钢铁丝路蜿蜒前行,连接的不仅是地理空间,更是发展机遇与人民福祉。中老铁路正成为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经济大动脉,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书写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崭新篇章。(杨朝栋)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