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AI+汽车”通识教育试点师资培训在浙江宁波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26 09:59: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宁波既有港城的文化底蕴,又有智能制造的先发优势,正好为‘AI+汽车’通识教育教学探讨搭台。”日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江工商职院”)副校长楼晓东在该校举办的“第一批人工智能+汽车通识教育试点院校师资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说。
本次培训由全国汽车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浙江工商职院承办,来自全国37所试点院校的95名教师齐聚甬城,通过系统化培训与深度研讨,共探人工智能与汽车职业教育融合新路径。
宁波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秘书长汪虹带来的一组数据引起与会人员的关注:宁波现有51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2024年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他表示,产业转型最缺“懂技术又懂 AI”的复合型人才,这场培训来得太是时候!
全国汽车行指委秘书长徐念峰在开班仪式上强调,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汽车产业的生态格局,职业教育必须主动应对产业变革带来的挑战。全国37所试点院校是择优遴选出来的,就是要先闯先试,搭建起中国特色的“AI+汽车”课程体系。
仪式上最亮眼的,当属两本新书的亮相——《人工智能+汽车基础与应用(中职汽车类专业通用)》和《人工智能+汽车技术与应用(高职汽车类专业通用)》。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分社社长赵海青直言,这是该领域“从0到1的突破”,以后中职、高职的汽车专业教学有了专属教材。
两天的培训可谓“干货满满”。原蚂蚁金服技术专家于君泽从行业一线讲透AI发展趋势,浙江工商职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李亚峰“手把手”示范:怎么把AI知识点融进汽车维修、智能网联等常规课程里。王茂郦、田兴政等老师把教材设计的逻辑拆解得清晰明了,陈巨、闫怡欣等教师的示范课则直观地向在场教师展示了“AI+汽车”课堂授课场景。在分组备课环节,中高职教师们围绕课程标准、实训项目热烈讨论,不少教师还当场拿出了能直接用到课堂的教学方案。
“不光搞懂了AI和汽车怎么结合的技术逻辑,连上课的方法都掌握了,回去就能用!”一位参训教师的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徐念峰在结班时特别点赞承办方:“浙江工商职院的学科底子厚,组织能力也强,为后续试点推进开了个好头。”
据了解,浙江工商职院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群为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这次承办培训,正是“AI+专业深度融合”的体现。接下来,参训教师将带着此次培训所学所获回到各地院校,成为“AI+汽车”通识教育的“种子教师”,为汽车产业培养出更多“懂车、会算、能用”的人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谢勇锋、倪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