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仙夹:党员领航共富工坊 “老手艺”编织“金篮子”

发布时间:2025-09-26 10:08:4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永春县仙夹镇龙水村,一项传承百年的漆篮手艺,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百姓致富的重要依托。省级劳模、村党支部书记郭志煌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员联户”为纽带,组织村民成立共富工坊,依托龙水漆篮工艺有限公司,将传统技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今,全村漆篮年产值达550万元,产品出口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300多名村民实现本地就业,占全村劳动人口50%以上。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典范。

“老手艺”铸就“新引擎”

龙水漆篮起源于明正德年间,以精细竹编和传统大漆工艺著称,素有“桃源一绝”美誉,被评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然而,由于市场萎缩、创新不足,这一古老技艺曾一度陷入困境。2012年,郭志煌回乡创业并担任村支书,决心重振漆篮产业。共富工坊创新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强龙头、提品质、拓市场、打品牌,推动漆篮从日用器皿向高端工艺品转型。开发5大类100多种产品,年网络销售额超300万元,赴京参赛荣获金奖。短短几年间,龙水村从市级扶贫村跃升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漆篮成为全镇闪亮的“金名片”。

“新思路”拓宽“致富路”

共富工坊积极构建“线上线下+文旅融合”立体营销网络,一方面携手泉州师院等高校设立大师工作室,研发高端艺术收藏品;另一方面开发简约时尚的日用竹编系列,延伸产业链条。同时,开通电商平台,在永春、泉州设立展示展销馆,建成漆篮历史展馆、竹编体验馆,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目前,工坊产品畅销海内外,年产值较发展初期增长223.5%,从事漆篮产业的农户年均增收超6000元。龙水漆篮已成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全力冲刺国家级非遗。

“育人才”传承“匠艺心”

产业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工坊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泉州师院等高校合作设立大师工作室,引进高端人才研发创新产品,定期举办技艺培训,提升村民工艺水平,积极推荐优秀艺人参评省、市级工艺大师,目前培育泉州市高层次人才7名、省市漆艺大师6人,构建老中青衔接的人才梯队。推动漆篮从日用器皿向艺术收藏品转型,在恪守古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美学,推出的一系列创新产品广受好评,荣获国家级中华老字号始创产品金奖。

龙水村将深化共富工坊建设,着力推动漆篮文化传承弘扬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全力打造集观光休闲、研学体验、创意民宿、特色餐饮、田园采摘于一体的“漆篮文化”特色村,实现传统村落美丽蝶变,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林少彬、林怡鸿)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