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税惠添力蓝色经济 税收服务站亮相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

发布时间:2025-09-28 10:37: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9月9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世界博览城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本届东亚海洋博览会以“从蔚蓝到未来——蓝色・海洋・科技”为主题,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吸引近百家“中字头”“国字号”单位及20余个国家的企业参展。展会期间,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黄岛区税务局设立的“税心易企・税收服务站”同步服务,通过政策推送、外语答疑、定制辅导等举措,以精准税惠助力蓝色经济国际合作,成为展会期间的“便民亮点”。

服务站“驻场”,破解跨境办税痛点

随着东亚海洋博览会影响力扩大,涉海企业跨境合作、外籍客商办税需求逐年增长,但“走出去”企业政策不熟悉、流程不清楚等问题逐渐凸显,让不少企业在海外业务布局时心存顾虑。

据悉,黄岛区税务局在展会核心区域设立“税心易企・税收服务站”,不仅摆放“涉海企业税收服务手册”“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等材料,还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涵盖离境退税、税收协定、涉海企业优惠政策等内容。累计服务参展企业超200家、解答涉税问题100余条。

“之前一直对海外投资、跨境贸易等税收政策了解不深,税收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帮助我们厘清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协定这些和我们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要点,后续开展跨境业务,我们的心里更有底了。”参展的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王建利说道。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展会服务站模式常态化,结合后续海洋产业展会、国际论坛,提前调研企业需求,针对性定制政策包,并联动电子税务局实现‘线下咨询+线上办理’衔接,打造立体服务体系,为涉海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该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修瞳表示。

外语团队“上岗”,打破语言沟通壁垒

此次海洋博览会吸引了20余个国家的外籍客商超300人,语言不通成为政策理解和流程操作等方面存在的最大障碍,而具备英语、俄语、日语等语种能力、熟悉国际税收政策的“青西税语外语人才团队”则提供了语言专业化支持。展会期间,团队成员进驻“税心易企・税收服务站”,服务站设置含英、俄、法等16个语言版本的“境外旅客离境退税指南”展板及相应的下载专属二维码。不仅快速解答外籍客商关心的离境退税等重点业务疑问,还为涉海企业解读税收协定,帮助企业梳理海外业务税务风险点。据统计,团队累计提供咨询服务120余次,解决企业跨境办税难题40余个。

“工作人员用英语为我讲解了‘即买即退’流程,还进行了模拟操作演示,退税流程更容易理解。”来自马来西亚的客商陈先生在咨询离境退税后点赞。

品牌服务“赋能”,助力企业“扬帆出海”

“去年黄岛税务部门‘税心易企’团队主动上门,对照我们的研发项目梳理可享受政策的范围,还帮着核对申报数据,企业享受到2367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办税人员高晗表示。在今年的海博会会场税收服务站,他又遇到了“老朋友”们:“‘税心易企’的工作人员精准对接我们海外并购的需求,把跨境投资涉及的税收协定、股权转让税务处理这些专业内容拆解得明明白白,连后续可能遇到的税务风险都提前提醒了,我们拓展海外市场、深耕海洋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据了解,为更好服务参展涉海企业,“税心易企”服务团队全面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三单”工作机制,围绕青岛西海岸新区港口、渔业、海洋装备制造等核心产业,系统梳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7个税费种优惠政策及12项办税事项流程,编制形成《支持海洋经济税收政策汇编》等政策指引;针对企业“走出去”需求,聚焦“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按国别制定双向投资税收指南,以“政策清单”确保优惠政策应享尽享、“责任清单”助力政策高效落实、“红利账单”凸显政策成效,为企业产业升级、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提供精准政策支撑。

“海洋经济是推动西海岸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深化国际合作的关键纽带。税务部门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优化税收服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涉海企业发展赋能,助力实现‘从蔚蓝到未来’的海洋发展愿景。”黄岛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卢琦表示。(李幸瑶)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