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月三歌圩节驱动贺州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5-09-29 11:08: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少数民族文化节庆旅游是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相融合的产物。广西“三月三”歌圩节是广西各民族共同参与的重要传统节日,不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成为推动我国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为广西当地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歌圩节有助于展示民族文化,为促进当地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特色文化基础。“三月三”是广西多个民族共同庆祝的盛大节日,这一天也成为广西少数民族习俗集中展示的舞台。在节日期间,人们纷纷置办宴席,载歌载舞,展示丰富多彩的壮族文化。其中,唱歌圩作为壮族“三月三”的一大亮点,更是引人入胜。贺州作为广西三月三歌圩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增强了当地壮族人民群众的民族凝聚力,促进了各民族团结,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通过贺州壮族歌圩节的举办,不仅吸引各个山歌爱好者前来对歌交流,以歌传情、以歌会友,而且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的到来,助力贺州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传播等,进一步赋予了广西文旅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独有特色,有效地促进当地文旅事业的发展。

三歌圩节有助于当地文旅事业的传承创新融合,为促进当地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基础。当前,广西“三月三”节庆活动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融合,焕发新的光彩。比如在贺州等地的歌圩节节庆活动期间,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对歌择偶等习俗,也融入了现代元素和创意,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和时代感。如在2025年贺州有约--“潮玩三月三,相约趣贺州”之“山水欢歌民俗盛宴”期间,贺州文化旅游主题活动在八步区南乡镇西溪森林温泉度假邨举行。现场欢声鼓舞,热闹非凡,沉浸式呈现了“潮聚欢歌·眉尖上赏贺州”等精彩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幕式演出突破了以往主舞台观演的模式,变身为行进式、沉浸式、互动式的大型游览,吸引广大游客参与,极大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凝聚了各族人民的真情实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歌圩节有助于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通过广西“三月三”歌圩节的举办,可以进一步促进当地壮族人民将自己独特的语言、音乐、舞蹈、服饰等文化元素代代相传。比如通过山歌的旋律、绣球的工艺、五色糯米饭的制作,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化符号,却蕴含着壮族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和情感,它们如同一条条无形的纽带,将壮族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歌圩节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不仅为壮族人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情感的平台,也为其他民族提供了一个了解壮族文化的窗口。同时,通过歌圩节活动的举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爱壮族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因此,歌圩节也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为壮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提升三月三歌圩节驱动贺州文旅高质量发展效能,要不断加强文旅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些著名的少数民族旅游景区之所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是因为其自身的文旅产业的发展比较完善,能够持续吸引游客到当地旅游消费。而贺州当地民族地区的文旅产业的发展,以民族文化为素材并不意味着要生搬硬套某地的成功运作模式,而是遵循“民族文化优先”原则,依托多样性生态和文化资源,充分展示贺州当地的原生态风光和民族文化。因此,贺州在进一步挖掘和发展三月三歌圩节的过程中,要积极打造歌圩文化旅游核心区域,把全市各地零散歌圩点整合起来,做大传统歌圩规模。按照各区域的山歌风格与特点,在建设文旅产业过程中注重民族文化特色和品位,特别是一些标志性建筑要当作壮族文化艺术的精品来设计,如城市旅游地区街内要开展壮族歌圩及民间民俗活动,体现浓郁的原生态的壮味,让游客领略边关风情的同时,还能耳闻纯正的山歌,不断提升贺州当地文旅产业持续发展活力。

为了提升三月三歌圩节驱动贺州文旅高质量发展效能,要进一步加强歌圩节文创赋能活力。以推动贺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特别是要依托黄姚古镇与姑婆山景区作为地方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以景点为平台、游客为主体、群众为基础的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旅融合格局。要充分利用好贺州文化旅游资源,探索民族文化与文创产品相融合方式,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冰箱贴、扇子等系列文创产品,将贺州市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文化融入文创产品中,通过优秀文创产品的开发促进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成果转化。将生态经济与民族文化互促融合,紧扣“吃、购、娱、游”等消费要素,打造了电音啤酒节、舞蹈表演等,特别是这个暑期“黄姚秘境”活动,皮影戏等获众多媒体报道,极大丰富游客文化体验,提升景区品牌形象与营收、口碑。

为了提升三月三歌圩节驱动贺州文旅高质量发展效能,要不断强化系统规划,增强民众参与度。广西三月三歌圩节涉及广西全区大部分市县多个民族聚居地的节日,因此要举办好该节日要做好系统性规划,充分整合民族资源,进一步挖掘民歌和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才能保障民族文化节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贺州要不断增强当地民众参与民族文化节庆活动的积极性,营造热烈的民族文化节庆氛围,才能进一步提升贺州三月三歌圩节的发展活力和生命力,不断吸引和感染旅游消费。同时,贺州市要积极推动社区参与民族文化旅游节庆,发展民族村寨旅游,让旅游者能够参与到少数民族村寨的实际生活中,一方面,少数民族民众平时安家乐业,节庆时以社区或家庭单位招待游客,可以缓解公共旅游服务设施在节庆短期游客暴增下的接待压力;另一方面,也能使游客跟当地民众融合,能更好亲身体验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民族村寨和旅游者共赢的社会收益。

为了提升三月三歌圩节驱动贺州文旅高质量发展效能,要不断挖掘生态文化资源,推动产业振兴促团结。一方面,要立足贺州生态资源优势,深度挖掘历史文化、温泉资源、古镇资源、森林资源、农业资源等特色优势,以“产业振兴+民族团结+乡村旅游”为抓手,着力促进旅游方式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康养旅游、乡村体验游、研学旅游转变,不断增强旅游吸引力,以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不断深入,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节庆活动促交融,文化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另一方面,贺州市要坚持文化铸魂、文化赋能,构建“传统节日+民俗节庆+特色活动”的多元旅游载体,用“接地气”的形式增进各族群众交流互动,有力拉动节日文化消费,节日文化经济潜力有效释放。依托“广西三月三”民俗节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惠民活动,通过办赛事、促旅游,培育和激发文化旅游体育市场消费新热点、新潜力,增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相互欣赏,实现心理认同、精神相依。

为了提升三月三歌圩节驱动贺州文旅高质量发展效能,要积极利用各种平台,打造歌圩文化旅游品牌。贺州可以积极创建论坛、成立协会等,通过每年举办学术交流活动等形式,积极向外界推介歌圩文化,要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把歌圩文化推介出去,使壮族歌圩从山里走向全国,从而提高歌圩文化的影响力。同时,要不断挖掘贺州民族文化内涵,整合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独特的民族地区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加强旅游营销策划创新,加强国际民族文化交流合作,提升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要积极借鉴国内外的节庆旅游先进经验,以广西壮族民族文化特色资源为依托,积极打造民族文化节庆旅游品牌,形成民族文化节庆旅游的品牌效应,带动贺州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节庆旅游可持续发展。

项目来源:2025年贺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 (GH2025ZD I02 )、广西高校创新设计大数据重点实验室项目“地方文化研究与设计创新教师团队”

(GXUIDDAL2024001)

作者:申红,工作单位:贺州学院,职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