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业“银龄美育+”一一银龄美育“敦煌模式”
发布时间:2025-09-29 18:32:2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2025年9月22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中唯一以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国际盛会——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的落幕,作为本届博览会分项活动的“敦煌银龄美育星光盛典”系列活动紧随其后在敦煌拉开帷幕。
“敦煌银龄美育星光盛典”系列活动由中国老教授协会、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甘肃演艺集团、敦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时代银龄艺术团、敦煌艺术应用推广研究中心承办,常青藤美育、书法报、国家广电总局老年书画协会等单位协办,活动以“跟着艺术游甘肃”为策划思路,以“爱美爱人爱生活”为理念,以“传承敦煌美学,点亮银龄生活”宗旨。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银龄美育事业正式迈入“银龄美育+”的体系化、产业化发展新阶段。
9月25日,“敦煌银龄美育星光盛典”开幕式活动——“跟着艺术游甘肃-盛世敦煌银龄美育盛典”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A馆隆重举办。
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胡振民,中国老教授协会秘书长张彦春,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会长吴江,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罗杨,中国老教授协会副秘书长薛芳渝,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云南省文联原主席郑明,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副会长、北京京能集团原党委副书记李迅,中国老教授协会美育创新融合、大健康产业、教企合作委员会主任牛建春,国务院侨办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常青藤教育基金理事长、中国老教授协会美育创新融合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黄俭,广东老教授协会执行会长、华南理工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彭新一,深圳市老教授协会会长李怀彬,以及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王登渤,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王彦群,酒泉市政协副主席候选人、敦煌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建军,敦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候选人贺生荣,政协敦煌市委员会党组书记、主席乌尔罕,敦煌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原娜,敦煌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虎平等省市领导。甘肃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其银,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焱率集团领导班子出席。来自全国12省市的老教授协会代表、银龄艺术团体及各界嘉宾齐聚,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的开启。
图:参加星光盛典开幕式活动的领导嘉宾
随着“敦煌银龄美育星光盛典”的启幕,“百师进百校”美育进校园、敦煌银龄美育创新实践座谈会、百年风范·文化名家书画展、大教授·小院士敦煌美育行活动、乐动敦煌·如意甘肃非遗新生活大展、“千年莫高·盛世华章”共创敦煌壁画、“乐动敦煌·乐舞和鸣”共跳敦煌诗乐舞一系列践行银龄美育、银龄美育产业发展活动的相继举办,将活动逐步推向了高潮。
在敦煌市西关小学的“百师进百校”学校实地调研活动中,胡振民主任及中国老教授协会、甘肃省文联、甘肃演艺集团及敦煌市相关部门共30余位代表参与,并就推动“百师进百校”师资力量与学校课程体系深度融合进行了深度研讨。在敦煌市第三中学“百师进百校”美育进校园活动现场,著名书法家、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中央文史馆特约馆员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罗杨以《书法:中国人的文化图腾》为题开展了专题讲座。
在百年风范·文化名家书画展展览中,展出了包括将军、院士、科学家、省部级领导、文化名家、书画艺术家创作的200多幅书画作品。这些作品凝聚了创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时代创新,笔墨间彰显文化自信。在时代银龄展版块作品中,既有传统题材的当代表达,也有时代精神的艺术呈现,展现出银龄群体对家国情怀与文化传承的深切担当。
图:黄俭秘书长向胡振民介绍“百年风范·文化名家书画展”举办情况
在“敦煌银龄美育星光盛典”其他系列美育实践活动中,“大教授·小院士敦煌美育行”实现3000余名跨年龄层受众的美育融合;“乐动敦煌·如意甘肃非遗新生活大展”,300余件非遗作品在敦煌精彩亮相;“千年莫高·盛世华章”共创敦煌壁画活动以代际共绘、传统技艺体验为主题,让银龄群体亲身参与敦煌壁画的艺术再现;“乐动敦煌·乐舞和鸣”共跳敦煌诗乐舞大世界基尼斯挑战活动成功获得“参与人数最多的敦煌主题诗乐舞展演活动”纪录,展现敦煌乐舞的当代活力与银龄群体的精神风貌。
在本次星光盛典活动期间,中国老教授协会、敦煌市人民政府、甘肃演艺集团还联合召开了“敦煌银龄美育创新实践座谈会”。会议系统梳理了首届盛典的成果,高度肯定了“敦煌银龄美育星光盛典”作为行业IP在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与会各方代表深入研讨,积极建言献策,聚焦项目策划、组织执行及未来提升方向,明确了以更高标准、更优服务持续深挖“银龄美育”IP核心价值的发展路径。
图:敦煌银龄美育创新实践座谈会
9月27日傍晚,敦煌大剧院内丝竹萦绕、华服流彩,敦煌银龄美育星光盛典晚会演出在此隆重开幕。10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老年艺术精英、文化学者、政府代表及国际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跨越年龄、融合古今、连接中外的艺术盛典。
中国老教授协会秘书长张彦春,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沪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茅善玉,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副会长、北京京能集团原党委副书记李迅,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云南省文联原主席郑明,广东老教授协会执行会长、华南理工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彭新一,中国老教授协会美育创新融合、大健康产业、教企合作委员会主任牛建春,国务院侨办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常青藤教育基金理事长、中国老教授协会美育创新融合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黄俭,以及甘肃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其银,甘肃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国伟,甘肃演艺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顺芳,甘肃演艺集团安全总监、党委办公室主任胡庆昭,甘肃演艺集团运营总监,甘肃演艺集团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洪田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本场晚会。
中国老教授协会秘书长张彦春在致辞中强调:“本次盛典不仅是银龄群体艺术才华的集中展示,更是中华文明对老龄群体精神文化生活深层关照的生动实践。”甘肃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其银则表示,敦煌作为丝路文化枢纽,将以本次活动为支点,构建“文化养老+代际共融”的创新范式。推动美育资源向老年群体延伸,激活其文化参与的主动性与创造力。
开幕式特别设置“敦煌文化守护者致敬环节”,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深情演绎《敦煌女儿》经典唱段《守望理想》。当“守望千年梦,丹心照敦煌”的唱词响起时,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这段唱词不仅是对樊锦诗先生等敦煌守护者毕生奉献的礼赞,更道出了新时代银龄群体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
本次晚会以“丝路长歌·盛世银龄”为主线,精心编排14个特色节目,涵盖古筝琵琶重奏、民族舞蹈、非遗服饰走秀、戏曲名段、流行音乐模仿秀等多种艺术形式。每个节目均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形成传统与现代交织、东方与西方对话的艺术矩阵。
由深圳市教授协会带来的古筝琵琶重奏《春天的故事》拉开演出序幕。六位老艺术家以娴熟的技法演绎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古筝的清越与琵琶的铿锵交织成时代强音。广东省老教授协会的舞蹈《卓玛》则将观众带入雪域高原,藏族舞者以奔放的舞姿展现高原儿女的热情与生命力。来自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民族服饰走秀《察哈尔服饰》更是惊艳全场,非遗传承人手持蒙古族传统刺绣团扇,在舞台上演绎北疆服饰的华彩篇章。
敦煌市旗袍协会的舞蹈《花开中国》以旗袍为载体,展现东方女性的优雅韵味;西安精英艺术文化演绎协会的歌伴舞《我爱你中国》引发全场大合唱,走秀《舞扇》演绎出了东方古典韵味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独特风采;敦煌体育总会的舞蹈作品《今天是个好日子》以欢快的新疆舞,点燃全场的热情;迈克尔·杰克逊模仿秀《Jam》由国际级模仿艺人王杰克逊演绎,动感十足的舞步与标志性太空步点燃全场热情。压轴节目混声合唱《大漠之夜》与《我和我的祖国》将晚会推向高潮,敦煌市枫叶合唱团百余名银龄歌者与现场观众共同起立合唱,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
本次盛典还特别设置了“百师进百校美育专家”聘任仪式,银龄美育“百师进百校”工程秘书长黄俭教授、陈其银董事长代表中国老教授协会向茅善玉、沙里晶、郑明、彭新一、傅华强、李怀彬、李迅、戴维佳、杨兆禧等人授予了“百师进百校·美育专家”聘书。这些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将定期走进校园,开展非遗技艺传习、经典艺术赏析等美育课程,构建“大教授小院士”的代际传承模式。
图:颁发“百师进百校·美育专家”聘书
随后,中国老教授协会美育创新融合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黄俭,甘肃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国伟代表本次星光盛典主办方向大力支持本次活动的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美育工作委员会、国家广电总局老年书画协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书画摄影委员会,深圳、西安、广东、江苏、上海、内蒙古、江西老教授协会选送艺术团、敦煌旗袍协会、敦煌体育总会、敦煌合唱团颁发了“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以感谢各单位对本次盛会的鼎力支持与积极参与,正是有了他们的通力协作与大力支持,才使得此次“敦煌银龄美育星光盛典”能够如此精彩纷呈、圆满成功。这些优秀组织单位不仅为盛典输送了众多高质量的艺术节目,更在推动银龄美育事业发展上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激励着更多社会力量投身于银龄美育的广阔天地。
本次盛典的国际传播战略引发广泛关注。据黄俭秘书长介绍,根据规划,明年2月,活动组委会将携精选节目赴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盛世银龄·星光盛典”展演、展览、研学活动。届时,来自中国的银龄艺术家将与法国老年艺术团体同台交流。正如黄俭秘书长所言:“盛世银龄·星光盛典”打造的“国内示范引领、国际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不仅是艺术的交流,更是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银龄方案”。
当晚9时30分,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的悠扬旋律,本次盛典在温馨的“再见”声中落下帷幕。但这场以艺术为媒、以美育为桥的盛会,其影响远未结束——它不仅为中国银龄群体开辟了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天地,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创新智慧。“敦煌银龄美育星光盛典”让世界看到,银龄群体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文明的创造者。
随着晚会演出的华丽落幕,2025敦煌银龄美育星光盛典系列活动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作为中国首例以银龄美育为主题的大型主题系列活动,将为中国文化旅游、康养旅居、非遗传承的深度挖掘工作,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这场关于银龄美育、银龄美育产业的深度探索与实践,正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银龄美育+”的“敦煌模式”IP典范。这种模式以美育赋能银龄价值重塑为核心,整合政府、社会、企业多方资源,构建起银龄美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生态。
本次敦煌银龄美育星光盛典系列活动于4月在北京启动,并持续在全国范围内推进银龄美育、银龄美育产业实践工作的开展。5月至8月,中国老教授协会由张彦春秘书长、薛芳渝副秘书长、牛建春主任、黄俭副主任带队先后赴福建、广西、广东、山东、湖北、内蒙古、陕西等地推进“百师进百校”美育工程落地实施;6至8月,“敦煌银龄美育星光盛典”各站展演活动分别在鹭岛厦门、草原内蒙古、江城武汉、古都西安接续绽放,5000余名来自天南海北的银龄艺术爱好者,在共同书写银龄群体对美的动人追求的同时,也带动了各地“银龄美育产业”的发展;9月19日,由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中国老教授协会、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甘肃演艺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银龄美育产业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以“银龄美育产业的未来”为主题,系统探讨银龄美育的理论构建、实践路径与产业发展策略。会上还成立了中国老龄产业协会银龄美育产业工作组,这不仅是银龄美育产业发展的里程碑,更彰显了中国在应对老龄化挑战中的创新智慧与实践担当。
敦煌,作为“银龄美育+”模式的策源地,本次“星光盛典”系列活动不仅是中国首例以银龄美育为主题的大型活动,更开创了“银龄美育+N”的产业融合新模式,形成“文化挖掘-艺术展演-产业落地”的全链条示范,为中国文化旅游、康养旅居、非遗传承的深度挖掘提供可复制的“敦煌方案”。这一创新实践,标志着银龄美育产业正式迈入“体系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新起点,在银发经济浪潮中树立起里程碑式的产业标杆。
站在银龄美育产业发展的历史新坐标上,“敦煌银龄美育星光盛典”以艺术为纽带,绘就了一幅“银龄美育+”的时代精神图谱。这幅图谱中,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也有美育代际共融的实践探索,更蕴含着国际传播战略的全球视野。
当银龄美育遇见产业创新,当传统艺术对话现代需求,当东方智慧拥抱世界舞台,银龄时代的美好生活正从敦煌启程,以艺术为舟、以产业为桨,驶向“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星辰大海,开启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纪元。
(图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