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巧用“望闻问切” 徐州市泉山区永安街道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发布时间:2025-10-10 14:57:3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李阿姨,您反映的小区楼道灯不亮的问题,我们已经协调物业三天内整改到位。”近日,在徐州市泉山区永安街道建煤社区,人大代表罗献丽正向居民反馈问题解决情况。这是永安街道人大代表小组运用“望闻问切”工作法服务群众的生动一幕。今年以来,永安街道人大工委聚焦民生实事,组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以“望”察实情、“闻”听民声、“问”解难题、“切”出实效,让代表履职更接地气、服务更暖民心。
一、“望”字为先,察实情摸透“活情况”
“光听汇报不够,得亲眼看看才放心。”这是代表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永安街道人大代表小组坚持“走出办公室、走进巷陌间”,组织代表定期深入小区楼栋、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等场所,通过“望环境、望设施、望神色”,直观了解群众生活现状。
在纺南小区,代表们注意到部分老年居民在健身器材区活动时行动迟缓,周边却没有休息座椅,当即记录下来;在苏堤南路商户集中区,看到非机动车乱停放导致行人通行受阻,代表们用手机拍下现场照片,纳入问题清单。2025年以来,代表们通过“望”已收集到基础设施老化、公共空间不足、环境秩序失范等各类问题22件,为精准履职打下坚实基础。
二、“闻”字为要,听民声捕捉“真诉求”
“大爷大妈们,对社区养老服务有啥想法?尽管跟我们说!”每月10日的“代表接待日”,人大代表联络站总是格外热闹。代表们化身“倾听者”,耐心听取居民的“吐槽”“建议”,甚至是“悄悄话”。
除了固定接待,代表们还创新“庭院议事会”“商铺茶话会”等形式,主动到群众聚集的地方“闻”声。在北村社区的一次庭院会上,有居民提到“普查小区建成年代久远,且地势较低洼,汛期暴雨易发生雨水倒灌现象”,代表们当场记下诉求,随后联系街道和社区,协调街道和社区及时在普查小区18个单元门口安装挡水板,为小区配置一批沙袋等防汛物资,并对小区下水管网进行疏通;在辖区楼宇企业走访中,部分企业反映“楼宇里企业较多,能不能在楼宇里设一个服务窗口,方便楼宇企业”,代表们连夜实地勘察,次日便向街道提交在楼宇内建设企业服务驿站的建议。今年以来,代表们累计开展各类“闻声”活动26场,收集群众诉求43条,涵盖养老、环保、营商环境等多个领域。
三、“问”字为基,解难题找准“金钥匙”
“这个问题的症结在哪?需要哪些部门协调?”面对群众反映的复杂问题,代表们不回避、不推诿,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向职能部门问政策、问进度、问责任。
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问题,代表们牵头组织建设、城管、社区、物业及居民代表召开专题座谈会,“问”清政策瓶颈、“问”明居民顾虑、“问”实推进路径。经过多轮协商,建南社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正有序推进。此外,代表们还针对“辖区高层住宅消防安全”“小区垃圾分类成效”等问题,向建设、消防、城管等部门开展专题询问4次,推动解决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事。
四、“切”字为本,出实招彰显“真作为”
“问题解决了没有?群众满意不满意?”这是代表们衡量工作的“标尺”。永安街道人大代表小组建立“问题-建议-落实-反馈”闭环机制,对收集到的问题“切中要害”提建议、“跟踪到底”抓监督。
针对“望闻问”中梳理出的“小区停车位不足”问题,代表们实地调研后,向街道提交《关于盘活闲置空间增设停车位的建议》,推动街道整合辖区闲置场地,新增停车位66个;在监督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时,发现没有就近的招聘活动,当即提出举办小型招聘活动的建议,街道结合实际,制定计划,连续举办了四场“家门口的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45个,同时,根据需求,定向为辖区部分求职者推送岗位信息,提高了求职人员的满意度。今年以来,代表们提出的25条建议全部得到落实,监督推动7项民生实事工程提质增效,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点赞。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永安街道人大代表们以“望闻问切”工作法为抓手,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回应期盼,让人大代表的履职身影活跃在街头巷尾,让为民服务的暖流涌动在群众心间。(徐州市泉山区永安街道: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