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担当笃行之钥,启民生幸福之门

发布时间:2025-10-14 10:45:0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是群众感知政策温度的“最近一米”。作为扎根一线的共产党员,我们既是政策执行的“排头兵”,也是群众诉求的“第一响应人”。

以担当之心,解群众“急难愁盼”。基层工作直面矛盾最前沿,群众的“痛点”“难点”,就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这份担当从来不是口号,而是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去年夏天,南溪城区突降暴雨,两小时内街道积水漫过膝盖,老旧小区一楼住户进水,独居老人被困屋内。住建系统党员突击队闻讯而动:58岁的老王患风湿性关节炎,却第一个蹚进齐腰深的水里放置抽水泵;年轻党员小李发现排水口堵塞,跪下身用手抠出杂物,指甲缝塞满污泥也不顾;女党员张姐守在门口安抚群众、对接物资。直至凌晨两三点积水退去,所有人衣湿鞋泥,却无一句抱怨。基层党员的担当,就是“我多跑一步,群众少等一分;我多辛苦点,群众更舒心点”,在群众最需要时站出来、扛起来,把“急难愁盼”变成“满意清单”。

以笃行之力,谋民生“长效福祉”。民生工作绝非“一阵风”,需兼顾“当下改”与“长久立”。这份笃行,不是一时之功,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办实事的韧劲。此前帮扶的东塘村,橘子甜、核桃优,却因无标准、无品牌、无渠道,年年丰产不丰收。我们没有急着对接销路,而是让驻村干部小邱沉村“摸家底”:跟着村民摘果选品,摸清“分级缺失、包装落后、不懂线上销售”的症结。随后分步推进: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制定筛选标准,教村民分级;搭建“党员助农直播间”,党员带头试播,从“紧张结巴”到“熟练带货”。如今,东塘村橘子未熟便有订单,村口快递堆成山,村民还签了长期供货合同。从“等着收”到“自己卖”,靠的正是“久久为功”的笃行。

以初心之诚,暖群众“民心民意”。“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褒奖。”基层工作好不好,群众心中有杆秤。这份初心,是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事当“家事”的真诚。南门社区独居老人张奶奶摔伤后,买菜取药成难题,党员志愿者小吴主动包揽,还陪老人聊天解闷;针对社区留守儿童,街道每到寒暑假就组织大学生党员开办“志愿者课堂”,上午辅导作业,下午带孩子做手工、读绘本。这些看似微小的事,却如阳光般暖到群众心坎。“为人民谋幸福”从不是抽象口号,而是帮老人认证养老金、陪孩子读绘本、给村民修灌溉渠的具体行动。用真心换真情,才能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新时代基层共产党员,我们将“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扎根一线、服务群众,把每件民生实事办进心坎里,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在平凡岗位书写不平凡的民生答卷,为绘就民生幸福画卷贡献基层力量!

(宜宾市南溪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曾书林)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