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聚合力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10-15 11:37: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领导则是贯穿其中的“定盘星”。从田间地头的产业升级到村落庭院的治理提质,从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到文明乡风的浸润滋养,每一步前行都需党组织把舵定向、党员冲锋在前。唯有以党建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才能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党建领航产业兴,激活乡村发展“新引擎”。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造血干细胞”,党组织则是产业发展的“领航者”。各级党组织要锚定产业振兴目标,立足乡村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科学谋划产业布局,打破传统产业“单打独斗”的局限。通过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打造善经营、懂技术、能带动的“领头雁”队伍,引领党员带头组建专业合作社、产业联合体,推动特色种养、乡村文旅、农品加工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干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同时,发挥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对接政策红利、链接市场资源,引入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破解产业发展中的要素制约,培育“乡字号”“土字号”特色品牌,以产业集群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共享红利,筑牢乡村振兴的经济根基。
党建赋能治理优,构建乡村和谐“新格局”。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组织则是提升治理效能的“核心枢纽”。要以党建为牵引完善治理体系,构建“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治理架构,推动党员下沉网格亮身份、践承诺,把治理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发挥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整合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乡贤理事会等多方力量,形成“党组织牵头、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工作格局,破解基层治理“碎片化”难题。同时,引导党员带头参与矛盾调解、政策宣讲、环境整治,以先锋行动带动群众从“被动接受治理”转向“主动参与治理”。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搭建“板凳议事会”等民主协商平台,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化解邻里矛盾、涵养文明乡风,让乡村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庄、矛盾就地化解”。
党建聚力服务暖,架起党群连心“新桥梁”。为民服务是党组织的初心使命,也是乡村振兴的价值底色。各级党组织要把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构建“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受益”的服务体系。建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整合政务办理、便民服务、文化活动等功能,推行“一站式服务”“上门代办”等便民举措,让群众办事“少跑腿、不跑腿”。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针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开展“结对帮扶”,提供生活照料、政策解读、物资帮扶等暖心服务,把党的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此外,通过“党员联户”“民情恳谈会”等机制,常态化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精准对接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需求,以精准化服务解决群众实际难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民心力量。(华蓥市高兴镇:段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