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阜宁:用爱编织幸福网 温情助老润民心

发布时间:2025-10-21 14:06: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连日来,阜宁县民政局持续深入推进居家上门服务工作,坚持保基本、兜底线、惠民生的原则,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刚性服务需求。一批批助老员如暖风拂面,穿梭于千家万户,为老人们驱散孤寂、纾解困难,送去希望的曙光与温暖的陪伴。

念空巢冷暖,躬行践真情

在吴滩街道合东村,84岁的老人顾家祥长期独居。自从居家上门服务开展后,助老员王苏清便成了他家中的“亲人”。每次进门,王苏清总是利落地系上围裙,先从整理床铺、擦拭桌椅开始,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清扫完毕,她又会细心地为顾爷爷理发。她一边推剪,一边陪老人拉家常。末了,她还不忘打来温水,为老人洗去头上的碎发。看着镜中焕然一新的自己,老人感激地说:“小王啊,你每次来都把我照顾得这么好,真贴心呐。”王苏清笑着说:“您就把我当成您的孩子,有啥需求尽管跟我说。”

抚困顿艰辛,坚守筑希望

同在吴滩街道合东村的陈必兰老人的家庭情况十分特殊。儿子腿部患有重度残疾,行动极为艰难,陈奶奶自己年事已高,又深受腰椎间盘突出的折磨,日常只能弯着腰缓缓挪步。一家人生活困顿,是村里持续关注的低保户。王大姐的到来,成了这个家里的一束光。她每次一到老人家就利落地收拾家务,而陈奶奶总会跟在身边,一遍遍地念叨着:“多亏了你,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您别太累,有事随时找我。”王大姐总是一边擦拭家具,一边对陈奶奶说。老人倚在门边,望着整洁的屋子,眼中闪着泪光。午后的阳光照进屋内,将这个曾经艰难的家映照得格外温暖。

敬英雄风骨,陪伴慰丹心

张志中老人是合东村的抗美援朝老兵,如今已九十一岁高龄,与同岁的爱人相伴生活。岁月在张爷爷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如今他行动迟缓,言语也已模糊,昔日的荣光与现时的无力在他心中形成了巨大落差,眼中总会闪过一丝焦灼与黯然。助老员王苏清懂得这份沉默背后的重量,她来时从不急着干活,总是先坐在老人身边,轻轻握着他颤抖的手,像解读密码般耐心分辨他模糊的发音。这天,她一边为老人修剪指甲,一边回忆起村里人口中他当年的英姿。“张爷爷,您可是我们合东村的骄傲啊!”这句话让老人浑浊的双眼顿时有了神采。张奶奶在一旁轻声对王苏清说:“他啊,心里憋屈。一辈子要强的人,现在连剪个指甲都要人帮忙。”王苏清的动作更加轻柔:“这是我们的福分。”理完发,老人望着镜中的自己,嘴角微微上扬,他努力而清晰地说出两个字:“精……神。”此刻,服务的意义远不止于生活照料,更让老英雄重拾了内心的尊严。

下一步,阜宁县民政局将持续深化“五心助老”服务品牌,着力构建县镇村三级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供给规范化、常态化、精准化,让老年人享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胡玥、刘剑萍)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