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归雁”变“头雁”激活青年人才“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10-21 14:06:5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希望在青年。青年人才返乡创业,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需求,一头连着青年成长的梦想。让更多青年人才扎根乡村、建功立业,要通过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完善培育体系,推动青年人才返乡创业热潮兴起,让“归雁”变“头雁”,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绘就人才与乡村共荣共生的新图景。

拓渠引才。吸引青年人才返乡,首先要打通“引才通道”,让人才“想回来、回得来”。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布局,精准锚定食品加工、乡村文旅等发展方向,通过发布“揭榜挂帅”项目,以产业前景吸引高校科研团队与青年才俊投身技术攻关,让人才与乡村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同时,依托异地商会、人才驿站等载体,构建覆盖广泛的引才网络,常态化开展“返家乡”“逐梦计划”等主题活动,全方位解读创新创业政策、展示乡村发展机遇。通过“产业引才+情感聚才”双轮驱动,既用发展潜力打动人才,又用桑梓之情感召人才,让更多在外青年看到家乡机遇,主动回流共话发展,为乡村振兴汇聚起“人才活水”。

体系育才。引才是基础,育才是关键。为帮助返乡青年快速适应乡村创业环境、提升发展能力,需构建全链条培育体系,为人才成长“搭梯子”。建立“前期咨询+定制培训+路演孵化+专人跟踪”的闭环培育模式,邀请行业专家、创业带头人担任“发展导师”,为返乡青年提供“一对一”政策解读、形势分析与职业规划指导,精准破解创业初期的困惑与难题。围绕基层治理、产业振兴等核心领域,开设针对性培训班,联合高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让青年人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此外,通过举办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等赛事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激发青年人才的创新思维与干事热情,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爱乡村的复合型人才,让返乡青年从“创业新手”成长为“乡村骨干”。

搭台用才。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才能留住人才、激活人才。搭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多层次创新创业载体,打造省市级创业平台,为返乡青年提供场地支持、资源对接、市场拓展等全要素服务,降低创业门槛。鼓励返乡青年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其理念新、懂技术、善营销的优势,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设计特色旅游线路;借力直播电商等新兴业态,开展农产品直播带货,拓宽销售渠道,让乡村特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搭建平台+引导实践”,既为青年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又让他们在推动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中实现自身价值,形成“人才干事、乡村受益”的良性循环。

服务留才。留住人才,既要事业留人,更要情感留人、服务留人。打造特色青年人才服务品牌,通过举办青年人才联谊、夜校等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才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优化升级人才服务卡,聚焦人才安居就医、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切实解决创业后顾之忧。当返乡青年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才能心无旁骛地投身乡村建设。通过提供全周期服务,让人才在乡村创业有底气、生活有温度,真正实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火车南站街道办事处:谢波)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