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作风之笔” 绘就海晏河清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10-22 09:53:5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永恒课题,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生命线”。百年党史深刻昭示: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成败。新时代赶考路上,党政干部唯有以过硬作风为笔,方能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答卷。
以“思想之舵”校准航向,涵养忠诚成色。
思想是作风的源头,信念是行动的先导。一些干部作风漂浮,根源在于理想信念“缺钙”、政治站位“偏航”。要深学细悟强信念。从“半条被子”的温暖中感悟初心,从延安整风的历史中汲取力量,把对党忠诚刻入骨髓。要以案为镜明底线。剖析从“舌尖上的浪费”到“隔空送礼”等由风及腐案例,让干部在“红脸出汗”中警醒“温水煮青蛙”的危险。要传承基因固根本。让干部在红色教育的熏陶中明白,作风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一阵风”,而是“四季风”。
以“实干之帆”激荡力量,厚植为民底色。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靠实绩检验、靠群众评判。一些干部追求“材料政绩”“数字游戏”,背离了作风建设初衷,必须以“实”字破局。要在深入一线中察实情。走出“办公室思维”,像焦裕禄那样“嚼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像廖俊波那样“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在田间地头听“土话”、在项目一线看实效,把群众“急难愁盼”转化为“攻坚清单”。要在破解难题中显担当。面对乡村振兴的难点、基层治理的堵点,拿出“钉钉子”精神,既解教育、医疗等民生“急症”,也接改革发展的“烫手山芋”。要在实绩考评中树导向。建立“三维立体”考评机制,纵向看日常、季度、年度的表现“时间轴”,横向看上级、同级、群众的评价“坐标系”,深度看实绩、创新、口碑的价值“成绩单”,让“躺平者”让位、“实干者”出彩。
以“纪律之锚”稳固根基,砥砺清廉本色。
纪律是作风的“紧箍咒”,也是干部的“护身符”。一些干部从“小节失守”到“大节不保”,始于对纪律的“轻视”,必须把规矩挺在前,让“严”成为主旋律。要织密监督“天罗地网”。构建“纪检+群众+舆论”立体网络,运用大数据揪出“四风”隐形变异问题,让群众“差评”成为整改“命令”。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明确“容错清单”与“禁行红线”,既为敢闯者吃“定心丸”,也对违纪者亮“红灯”;管好“八小时外”生活圈,以健康风尚涵养勤廉清风。要健全常态长效机制。对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突出问题立行立改,对政绩观偏差、宗旨意识淡化等深层问题,建章立制形成“长效疫苗”。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新时代干部当以“思想之舵”定向、“实干之帆”聚力、“纪律之锚”固本,让清风正气蔚然成风,为现代化建设绘就清朗画卷。
(临清市青年路街道办事处:玉肖停、于莹莹、关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