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机台上的“定海神针”

发布时间:2025-10-23 14:31:4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在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卷烟厂卷包车间丙班,只要提起“李军”这个名字,熟悉的人都会浮现出安心的笑容。这位年过半百的老维修工,就像一台永远不会停转的精密设备,用几十年时光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写就了自己的匠人故事。

他的蓝色工具箱总是擦得锃亮,静静地立在维修台旁,仿佛随时等待出征的士兵。果然,清晨的班次刚开不久,电话铃就响了:“军哥,3号机烟包导轨又挤烟了,你快来看看吧!”李军放下半杯温水,拎起工具箱快步走去。他弯腰观察故障点时,腰低到几乎与传送带齐平,手指却稳如磐石——调整导轨松紧、紧固螺丝、测试运行,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不过几分钟,机器便重新唱起欢快的节奏。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重演。常规烟生产区域的设备像是他的老友,每个声响、每次颤动都在诉说着健康状况。停产期间,空荡车间里常见他独自伏案的身影,工具在指尖飞舞,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饭点过了许久,他却还在对着图纸琢磨零件的安装角度。

除了精湛的技术,李军更是车间里的热心肠。某个夜班,正在学车的备工周晨曦正对着切得偏斜的透明纸手足无措时,一双沾着机油的手轻轻接过了工具。“你看,”李军的声音耐心得像在教导子女,“刀片如果没磨损,那就是就要找好对刀位置。”他示范着转动红色箭头,轻扣刀架时像在抚摸珍贵的瓷器。“咔嚓”一声脆响,设备恢复正常。周晨曦按照李军的方法重来一遍,果然透明纸切再也没有歪斜。

作为班组长,他说得最多的是“辛苦了”,尽管自己的工装总是被汗水浸得最深。每当年轻维修工们围过来请教,他总会打开那个神秘的蓝色工具箱,如同开启一座宝库:每件工具都闪着经年使用的温润光泽,每本笔记上都密麻麻记录着故障解决方案。他常说:“机器就像人,你用心对待,它就会好好回应你。”

在这个充满钢铁碰撞声的世界里,李军用三十年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匠人精神——不仅是精湛的技艺,更是那份将心比心的热忱。当他提着工具箱穿过长长的生产线时,投来的不仅是信赖的目光,更是一种温暖的守护。那些经他调试的设备持续运转着,仿佛是他责任心的延伸,在轰鸣声中诉说着不朽的工匠精神。(青岛卷烟厂:周晨曦)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