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好人才桥梁,破解振兴难题
发布时间:2025-10-24 11:10:4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人才作为乡村通往振兴之路的桥梁,当以“善经营”的智慧激活产业价值,以“解难题”的用心破解实践困境,以“有情怀”的温度守护乡土根基。
以“懂技术+善经营”破局,打造农业发展“多面手”。当前农业从业人员早已告别“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转向技术与市场深度融合的复合型发展。这要求农业人才既要能扎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操作智能灌溉系统,让土地产出更高质的农产品;又要能迎接市场浪潮,分析农产品市场行情,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要打破农科、经管、信息等学科的壁垒,通过开设农业企业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等跨学科课程,推动农业院校和市场主体合作开展实践教学,让人才既懂“种得好”的技术,又通“卖得俏”的门道,真正成为连接土地与市场的纽带,为农业提质增效注入核心动能。
以“懂科研+解民忧”搭桥,培育成果转化“实干家”。当前农业领域仍存在实验室中科研成果和田地里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农业人才不仅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将复杂的专业术语转化为农户听得懂、学得会的实践方法;更要深入一线倾听需求,把农业生产中的痛点、难点转化为新的科研方向,将实验室里束之高阁的“纸上成果”转变为田垄间硕果累累的“真金白银”。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下沉田间开展技术指导,支持基层农技员参加科研项目,搭建起成果转化的对接桥梁,让人才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价值,推动科技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
以“强本领+有情怀”扎根,汇聚乡村振兴“生力军”。农业不仅是关乎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更是一份需要坚守和热爱的事业。一名优秀的农业人才,既要具备过硬的技能本领,更要拥有“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的乡土情怀。唯有在风吹日晒中体会到耕耘的艰辛,在并肩奋斗中感受过乡亲的期盼,才能真正把心扎根在农村。我们要加强国情农情教育,组织人才走进乡村、切实参与乡村建设实践,同时提升农业人才的社会地位,完善保障体系,大力宣传“新农人”的奋斗故事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让更多有本领、有温度的人才愿意投身农业、扎根农村,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筑牢人才根基。(高县来复镇人民政府:周旭、张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