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化预算绩效管理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发布时间:2025-10-24 15:41:0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预算绩效管理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与效能的战略性举措。近年来,漯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住房公积金管理运行的各环节,以预算绩效管理为牵引,着力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为全市住房公积金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完善制度体系,筑牢预算绩效管理根基
该中心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的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严格遵循上级财政部门的管理规范,结合本市公积金业务特点,系统构建了贯穿“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框架。通过明确各环节的操作规程和责任分工,确保了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一体化融合与无缝衔接,显著提升了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水平,为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目标引领,把准预算资金投入方向
该中心坚持目标导向,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和核心依据。在预算编制阶段,紧密围绕年度重点任务和公积金核心职能,同步设定清晰、可量化、可考核的绩效目标,实现了对所有预算项目和中心整体支出的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这一机制从源头上确保了公共资金的使用方向明确、效益预期清晰,为从大胆“要钱”到“用好钱”的转变提供了根本遵循,有效提升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严格运行监控,保障绩效目标如期实现
为确保预算执行不偏离绩效轨道,该中心着力加强事中监控力度,对2025年度所有预算项目的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实行“双监控”,建立动态跟踪和预警机制。通过定期采集数据、分析比对,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并督促整改,有效纠正执行偏差,加快项目推进,防止资金沉淀,确保了每一笔资金都能在既定方向上高效运行,最终支撑各项绩效目标圆满达成。
注重结果应用,促进管理效能持续提升
该中心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高度重视并不断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建立健全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的硬约束机制。将上年度绩效监控与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和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优先保障高效项目,削减或取消低效无效支出。
该中心将通过预算绩效闭环管理,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引导资源精准配置,不断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住房公积金的制度优势,为公积金高质量发展打牢根基,助力缴存人实现“住有所居”梦想。(漯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杨琦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