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磜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专家赴镇传妙策,茶业乘风启新程
发布时间:2025-10-30 15:28:4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茶产业作为黄磜镇的特色产业,长期以来在带动农户增收、促进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面对企业茶叶滞销的问题,人才驿站主动作为,积极链接市级人才资源库,开展丹霞英才“组团式”帮扶活动。近日,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联合黄磜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邀请了“丹霞英才项目”专业技术人才、韶关市科协智库专家唐辉老师,深入本地重点茶企生产一线,围绕食品发酵技术、风味物质研究与茶叶精深加工等前沿领域开展技术指导和座谈交流。

活动当天,唐辉老师到黄磜镇水云间生态茶园、雪峒丰盛茶场的加工车间、发酵间等生产一线,实地查看了茶叶到成品的整个加工流程。她仔细观察了企业的现有设备、工艺流程等情况。唐辉老师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专业素养,迅速捕捉到影响茶产品品质和风味的关键因素。同时,她还特别关注了茶叶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情况,建议企业利用茶末开发茶食品、茶提取物等高附加值产品,不仅能提升企业利润空间,更能直接带动上游茶农的鲜叶收购价格,实现“优质优价”。在延伸产业链方面,她特别强调了“变废为宝”与“特色化发展”对黄磜经济与就业的拉动作用,不仅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点,更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吸引本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让产业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乡镇居民。同时还提出了差异化的发展路线,指导企业依据自身资源禀赋,打造具有地域标识的特色茶产品,避免同质化竞争,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稳定并扩大生产规模,为当地茶农提供长期、稳定的茶叶销路,带动茶农增收致富。

现场交流过程中,唐辉老师结合目前的产业加工、销售情况以及当前茶产业发展趋势,在技术应用、产品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针对企业提出的成本控制与市场开拓问题,唐辉老师重点介绍了现代可控发酵技术、风味导向的加工工艺优化、智能化加工装备在稳定和提升茶叶品质中的应用前景,虽然在前期需要投入,但长期来看能通过稳定品质、降低损耗和节约人力成本,最终实现整体效益的提升,这部分效益最终将通过产业链传递,反馈给茶农和消费者。在产品创新方面,她提出了茶叶精深加工的多元化路径,如利用发酵技术制备高香型茶基、生产速溶茶、茶饮料、茶食品等产品,开发性价比高的无糖纯茶系列产品,这正是瞄准了大众市场对健康饮品的需求,使创新产品不仅能满足高端市场需求,更能服务于广大普通消费者,让更多人能以合理的价格享受到健康、优质的茶饮,从而实现经济利益与公众健康利益的双赢。

此次活动不仅为茶企带来了前沿的技术理念和创新的发展思路,更通过科技赋能切实关联起广大茶农的切身利益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负责人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科技创新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能够实实在在转化为群众增收、产业振兴、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他们表示,将积极采纳专家建议,把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的方向,紧密围绕提升产品价值、带动农户增收、满足大众健康需求来展开,确保企业发展的每一步都能反哺乡土,让科技的福祉浸润茶叶产业的每一个环节,最终实现“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良性循环。

接下来,黄磜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将紧紧围绕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持续引进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组织开展技术培训、项目合作、成果转化对接等科技服务活动,进一步完善“企业提需求、驿站搭平台、人才送技术”服务机制,努力将人才驿站打造成汇聚八方英才的“强磁场”和驱动产业振兴的“新引擎”,为黄磜镇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郑丽珊、宁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