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小店”点燃乡村振兴的“温暖灯火”
发布时间:2025-10-31 15:32:1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晨光漫过后林村的屋檐,火平烟酒商行的玻璃门便不断开合。沈阿婆攥着菜篮来买盐,顺便取走代收的快递;张大爷揣着现金来买化肥,还请老板帮忙充话费……30余年的老店,如今亮堂又热闹,更成为了串起邻里情的“爱心小店”。
薪火传承:老党员初心与新青年接力
提起小店的根基,绕不开店主沈火平——这位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老村长,他曾牵头修通村里第一条水泥路,牵起第一条供电线,创办第一家搬家公司、第一支家政团队,更是开起了首家“爱心小店”。
2019年,在外地打拼的儿媳沈燕芬,为照顾老人和小孩放弃城市生活回村接手小店。从手忙脚乱到井井有条,从昏暗杂乱到窗明几净,这位85后年轻人接过公公手中的“接力棒”,不仅把小店打理得有声有色,更延续着服务邻里的初心,成为大家交口称赞的“新青年、好青年”。

图为沈燕芬(左)在店里盘点库存。吴俊辉供图
精雕细琢:老店破局诚意焕新服务
接手之初,店里还是老“批发部”的样子,货物堆叠没章法,茶桌也是乱糟糟,顾客进门都难找到落脚地。沈燕芬常常对着满店杂乱的货物叹气:“累死累活的,实在不划算。”
正当她一筹莫展时,福建省诏安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客户经理吴俊辉找上了门。原来诏安县局(分公司)一直都在帮助农村小店进行改造升级,不仅能改店面,还能教数字管理。吴俊辉跟着沈燕芬走遍村头巷尾,摸清村民实际需求,最终敲定了“便民利民”的改造方向。
没多久,小店就变了样。门口走廊变身快递代收点和便民歇脚区,店内货物分门别类、摆放整齐,还上架了闽宁协作特产。更让沈燕芬省心的是,用“e福通”系统管货算账,再也不用熬夜对账。看着店里进进出出的村民,沈燕芬终于笑了,曾经的“昏暗杂货铺”,成了村里的“便民好据点”。

图为火平烟酒商行改造前(左)后(右)对比。阮婕颖供图
润物无声:小城烟火藏着大温暖
生意红火了,沈燕芬没忘回馈邻里,升级后的小店成为多功能便民服务体。得知老人到镇上买农资、取钱不便,她拓展了化肥、农具销售,与电力、快递合作建起综合服务站,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办事。看到村里垃圾乱堆、车辆乱放,她和公公带头参与环境整治、交通引导等志愿活动。
“现在来店里买东西方便,还能在榕树下聊天歇脚,这村里住得很舒心。”沈阿婆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从老党员沈火平种下的榕树,到沈燕芬摆起的便民桌椅,这家“爱心小店”不仅见证了两代人的经营传承,更成为乡村振兴图景中的温暖注脚。
如今,诏安县局(分公司)“放心,为您好”的服务理念仍在延续,更多像火平烟酒商行这样的小店正在焕新,以贴心服务凝聚烟火温情,以点滴大爱点燃家乡希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暖力量。
(作者:廖嘉丽、单位:漳州市诏安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