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徐州泉山支行一场与诈骗分子的惊心博弈

发布时间:2025-10-31 15:32:1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我爸爸要是出了事,你们银行负全责!”一通夹杂着哭喊的电话像一颗突如其来的炸弹,投进了建设银行徐州泉山支行营业部,把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怔住了。

三天前,一位自称是客户蔡XX女儿的女士,声音嘶哑、几近崩溃地在电话里诉说她的父亲突发心梗,正在医院抢救,而家中的银行卡却突遭“只收不付”的管控无法动用,要求银行立即解控。言称已通过手机银行提交解控申请并上传了病历。

客户的焦躁,病情的危急,亲情的呼唤,一切看似顺理成章,立即为客户银行卡“解控”似乎也成了必然的选择。然而,客户经理经过查询还是发现了关键疑点:蔡XX的账户当天上午在另一家支行办理了银行卡密码重置业务,中午收到一笔十万元转账后触发了风险管控。面对这个时间点的巧合,职业经验和敏感不禁让客户经理有所警觉。

工作人员一边安抚电话那头不断升级的哭闹,一边紧急启动核查程序。而警方的反馈信息并不清晰,蔡XX本人电话不通,无法核实具体情况。那时那刻,对现场的工作人员来说,每一分钟都像在被炙烤,一边是“人命关天”的道德拷问,一边是责重如山的风险防范。在反复核对完整的交易链后,客户经理最终作出了一个坚定而重要的决定:顶住压力,拒绝解控!

第二天,投诉电话如期而至。但这一次,工作人员掌握了关键性证据——给蔡XX转账的客户已经到当地派出所报案,已被正式确认为电信诈骗受害人!所有线索瞬间串联成一条清晰的诈骗链条。当上午十点多,当蔡XX再次打来电话时,客户经理冷静而坚定地告知:“您的账户因涉及诈骗案件,已被依法冻结。”电话挂断,工作人员一声如释重负的叹息为这惊心动魄的十二小时画上句号。至此,这起以亲情为幌子、精心编织的骗局被彻底粉碎。

这是一场与诈骗分子争分夺秒的赛跑,更是一次在情感的迷惑与制度的刚性之间寻求平衡的考验。工作人员以理性判断、专业技能和责任担当,守住了金融安全底线,成功为客户挽回了十万元巨额损失。成为该支行员工服务品质的有力证明。(武玉梅、建设银行徐州泉山支行)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