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赋能教育法:第五届全国师大法学联盟教育法治高端论坛在新乡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05 11:26:1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11月2日上午,第五届全国师大法学联盟教育法治高端论坛于河南师范大学开幕。会议由全国师大法学联盟、河南师范大学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承办,新乡市牧野区人民检察院与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协办,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和相关组织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荟萃一堂,共同探讨教育法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据悉,本届论坛以“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法学学科建设”为主题,特邀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通大学、玉溪师范学院等全国多所高校的20余位教育法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领衔作主旨报告,同步设置5场平行分论坛、青年论坛和编辑论坛,聚焦教育法典与教育立法、教育法的实施、教育法学基本问题与人才培养、法治宣传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等多个热点议题,共同探讨教育法学学科发展的路径与方向,推动教育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教育法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育凝聚共识。

“当前教育法典的编纂工作已提上日程,这是一项浩大的系统性工程,亟需法学理论界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于庆生强调,“本次论坛不仅是我国教育法学界的一次学术盛会,也为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相关学科建设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学习机会,为学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拓新的视野。”

“教育法可研究的内容还有非常多,有一部分存在立法空白,自己也需要注重培养问题意识,要着重研究有价值的问题”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徐梦婷分享道:“在青年论坛环节中,我了解到很多新选题,为我下一步研究拓宽了思路。同时,不同高校学者对教育法实施困境的实证研究也让我意识到,必须加强跨学科知识储备,注重从教育实践中发现真问题。未来,我会继续聚焦教育法研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近年来,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动适应全面依法治国和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经济、社会与法治发展需要,形成了三农法治,教育法治,数字法治,涉外法治,知识产权五个学科方向,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河南省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河南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其中三农法律问题研究中心为中共河南省委法律咨询机构。“本次会议是全国师大法学联盟首次在河南召开,特别突出以实践为导向,尤其重视对中原法治文化和实践的讨论。”会议负责人,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徐晓表示,“会议的召开,不仅可以为我校青年教师、硕士生、本科生提供一个学习教育法治和教育法学的优质平台,还可以扩大我院在省内外的影响力,为学院教育法治的学科建设注入新动能。”

“全国师大法学联盟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各师范院校法学学科的优势资源,在教育法治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已成为推动我国教育法治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秦法跃表示,“相信通过各位专家深入研讨,定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我国教育法学学科建设提供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师范高校的思路、智慧和方案。”

(供河南师范大学:徐国耀、吴新东)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