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高校篮球专项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5-11-12 15:57:3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到,“要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卫生计生、体育等行业要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高校是体育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组织机构,其该纲要对体育行业发展、体育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高校篮球专项课程在教学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包括指导理念存在偏差,重教轻学;教学目标重视技能传授、职业情感培养欠缺;学生主体能力不能有效发展,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等。基于此,本课程引入OBE理念的成果导向教育理论知识,分析高校篮球专项课教学与该理念结合的合理性。以成果导向教育的设计原则——反向设计为目标导向,根据时代需要设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教学实践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改革具体实施内容

对目前关于成果导向课程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相关研究现状,针对篮球专项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基于成果导向的篮球专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问题。利用成果导向理念,调研社会机构对体育篮球人才的能力需求及满意度等情况。结合学校教学现状、调研情况,分析课程对能力的支撑情况,以此提出基于成果导向的篮球专项课程教学模式。

(一)构建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的篮球课程教学体系

1.依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反向设计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反向设计路径聚焦毕业要求指标点,比如学生教学能力培养。强调OBE反向设计流程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反馈等几方面进行。以学生为中心,明确课程目标与社会需求对接。从学习成果目标出发,逆向设计评价和教学内容。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毕业要求矩阵显示如何分解“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到具体指标。例如,篮球课程支撑“教学能力”的毕业要求,需设定可衡量的技能和素养目标。

2.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系

明确篮球专项课程的学习成果,建立“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系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强调产出导向的课程目标需覆盖专业能力、社会适应力等。知识目标包含规则知识、战术理论、教学原理三个方面。即掌握防守三秒、走步判罚的最新规则知识;掌握图解挡拆、联防等5种基础战术体系等战术理论;从教学原理入手理解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能力目标包含基础技能、教学能力、组织能力三个方面。即掌握1分钟定点投篮命中数量;具备的教学能力如在教学中准确诊断学生错误动作并进行正确示范;具备编制《校园篮球联赛执行手册》等的组织能力。素质目标包含职业伦理、团队领导、终身学习三个方面。作为裁判执裁时严格遵守裁判法“公正性”条款;在赛事中主动指挥队友补位;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密切关注篮球运动发展的时代特点和行业前沿动态,从观念到实践层面做到与时俱进。

(二)创新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的篮球专项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

根据学校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将篮球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理论、技术教学、战术训练、体能与心理训练、竞赛组织与裁判法等多个模块,确保内容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另外,根据学生实际,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如篮球比赛、裁判实习、团队合作项目等,提高学生的实战应用能力。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上,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项目理论等进行创新。第一,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如带领学生在达州市各级各类篮球赛事中执裁,对学生的执裁情况进行赛后及时复盘,进行查漏补缺和纠正存在问题,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结合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开展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二,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资源、网络平台和智慧软件,带领学生观摩国内外重要篮球赛事,如针对裁判执裁的教学内容时,借助多媒体资源分析国际级或者国家级裁判在赛场上的执裁规范等细节性内容,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第三,在项目课程理论应用上,将篮球课程内容按项目结构进行组织,如阵地进攻、从攻转守、阵地防守、从守转攻等,构建学期课程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和模块化。如组织篮球赛事检验学生所学课程内容的情况,即使进行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创新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的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主要从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及反馈与改进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建立包括理论考核、技术考核、技能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的多元化综合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其次,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小组合作、实践项目完成情况等过程性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注重教学反馈与持续性改进,通过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评估,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重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的课程思政建设

挖掘篮球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在赛场上的团队精神、拼搏精神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道德。结合体育名人故事和体育精神,开展体育文化育人活动。

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团队亲自带领学生前往达州市内外的不同地点进行篮球执裁和参与比赛,教师学生同台进行执裁,让学生在看中学,学中看;学生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能够风雨兼程地按时到达赛场,严格按照赛事流程标准完赛和执裁。这些实践中的意志磨练,有利于学生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篮球人才。

三、教学改革成果应用与社会效益

立德树人成效突出。教师团队积极搭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在校内篮球赛场上,现场指导学生参赛和执裁。在具体的赛事比赛中,教师团队亲自带领学生前往达州市内外的不同地点进行篮球执裁和参与比赛,教师学生同台进行执裁,让学生在看中学,学中看。

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成效显著。在赛场上,除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外,也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严守职业规范,教导学生按时到达赛场,严格按照赛事流程标准完赛和执裁;这些实践中的意志磨练,有利于学生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篮球人才。

教学团队课程建设初显成效。教学团队成员集体备课建课,积极进行校地合作服务,部分成员担任达州市篮球协会重要职位,带领学生执裁达州市及周边篮球比赛千余场次,篮球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较好。学校女篮球队获得四川省大学生篮球联赛中获冠军1次。带领学校女篮参加省级重要赛事夺冠的训练方法与经验总结被兄弟院校采用。

(邓伟、四川文理学院)

本成果是“川东体育文化发展研究中心2025年度项目成果(项目编号:CDTY202516)”;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409212518)的研究成果之一。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