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三十八中学校举行“青蓝工程”第七次培训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5-11-13 10:58: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2025年11月7日上午,成都市第三十八中学校“青蓝工程”第七次培训交流会在A311教室如期举行。本次培训主题为《处理课堂“插曲”的小妙招》,基于青年教师课堂管理问卷调查结果,为解决青年教师课堂管理中出现的“插曲”,本次培训邀请到了经验丰富的刘璐老师和王霄燕老师,她们用真实案例、实用方法,为青年教师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充电课”。

刘璐老师提出“面向个体,潜心育人”的核心思路,例如,面对“学生不交作业”这一高频难题,应看到学生的错误行为背后,往往藏着未被关注的心理状态,处理问题需先走进学生内心。她分享的四大实战心得,让在场青年教师深受启发:
一、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用真诚态度化解学生的抵触情绪,避免带着情绪说教,让沟通从“对抗”转向“对话”。
二、站在学生立场,实现情感共鸣:换位思考理解学生不交作业的原因(如任务太难、时间紧张),而非直接批判,拉近距离才能有效引导。
三、因势利导,化“危”为机:将“不交作业”转化为了解学生学习困境的契机,针对性提供帮助,让问题成为提升教学的“信号”。
四、人人都是思政工作者:借作业问题渗透责任意识、时间管理等理念,让课堂管理成为思政教育的延伸。

针对“课堂散漫闹腾”“学生上课睡觉”两大棘手场景,王霄燕老师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了可直接落地的操作方法,兼顾“即时控场”与“长效管理”。
应对“课堂散漫”:三招稳住秩序
一、沉默的压迫感:当课堂出现小声议论时,暂停讲课保持沉默,用安静吸引学生注意力,比大声呵斥更有效。
二、眼神扫视+精准“点杀”:用坚定的眼神扫视全场,对个别闹腾学生,可通过“点名提问”(如“XX同学,你觉得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温和提醒,既不激化矛盾,又能及时制止。
三、后善做“收尾”:课堂结束后,单独与闹腾学生沟通,了解背后原因(如觉得内容无聊、想引起关注),针对性调整,避免问题反复。
解决“上课睡觉”:三步唤醒状态
一、“轻打扰”叫醒服务:通过轻敲桌面、走到身边等温和方式叫醒学生,避免当众批评伤害自尊。
二、“即时性”清醒巩固:叫醒后立即提问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快速回到课堂节奏,防止再次犯困。
三、“课后式”深度寻因:课后主动询问睡觉原因(如熬夜学习、身体不适),必要时提供帮助,从根源减少睡觉现象。
最后,王霄燕老师总结了8条课堂管理“黄金法则”,堪称青年教师的“随身手册”:
立规矩、塑气场
不做“静止雕像”
提高课堂效率
奖罚分明
不贴负面标签
保持适度距离
非必要不找班主任
用专业知识站稳讲台

陈主任补充强调“课堂点到为止,课后深度教育”的原则:课堂上优先保障教学秩序,课后再针对个别问题深入沟通,既不耽误整体进度,又能实现个性化育。

培训尾声,谭老师用“三以”高度概括课堂管理的核心:以美动人(用优质教学吸引学生)、以“势”服人(用稳定气场掌控课堂)、以“情”感人(用真诚关怀走进学生),为青年教师指明了努力方向。
一场培训,两位名师,无数实用妙招。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分享让自己对课堂管理有了更具体的认知,未来将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从容应对各类课堂“小插曲”,成长为更专业、更从容的教育者。(成都市第三十八中学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