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行走的办事员”,“小切口”优化营商“大环境”
发布时间:2025-11-13 10:58: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牧区地广人稀,以前办个社保得跑百十里地,现在‘办事员’上门服务,在家门口就把事儿办利索了!”家住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的牧民笑着说道。针对牧区地域辽阔、群众居住分散、办事不便的现实痛点,鄂托克旗自2025年起创新推出“行走的办事员”政务服务模式,将服务窗口主动前移、人员下沉、业务上门,以政务服务“小切口”撬动营商环境“大提升”,让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攀升。
建章立制强根基,服务规范提质效
为推动服务从阶段性活动转向常态化运行,鄂托克旗政数局率先筑牢制度保障,制定出台《鄂托克旗“行走的办事员”工作制度》,明确服务频次、质量标准与考核细则,让移动服务有章可循。同步组建由旗级大厅、棋蒙企业服务中心、苏木镇帮办代办团队组成的30余名专业化移动服务队伍,整合政策宣讲、业务办理、技术支撑等多功能,实现“一支队伍、一体化解决”的服务闭环,服务范围全面覆盖全旗20多个社区、嘎查村及2个重点产业园区。
聚焦群众和企业高频需求,建立每月“事项需求”对接会机制,梳理形成涵盖民政、医保、社保、企业登记等300多个事项的移动服务清单,并根据需求动态更新,确保服务匹配度超90%。同时深化党建引领,将16名党员全部纳入一线服务队,形成“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服务格局。在10月的服务活动中,旗政数局党组书记、局长带队走进乌兰社区,搭建临时服务窗口,现场办理养老保险缴费、医保参保登记等高频业务,让党员先锋作用在服务一线充分彰显。
双线联动优体验,精准服务解民忧
“10分钟响应,当天上门服务”,鄂托克旗构建起线上线下双向协同的闭环工作机制,让群众需求得到快速回应。线上依托“鄂托克政数”直播间、数字政务门牌、一号响应等平台“云端”集需;线下由旗政务大厅与嘎查村(社区)网格员提前摸排,按需定制服务清单。服务团队携带电脑、打印机等移动设备深入牧区,现场受理或代办事项,对无法当场办结的业务,通过“远程视频办”实现群众与旗级大厅“面对面”沟通。今年3月,接到木肯淖尔镇苗女士的房产过户求助后,服务团队10分钟响应,驱车118公里上门服务,半天便解决了行动不便群众的急难愁盼。
针对不同服务对象,鄂托克旗推出个性化“主题专场”服务:在产业园区,聚焦企业开办、政策申报等涉企事项提供“一站式”服务;为老年人策划“重阳节助老专场”“医保养老专场”,助力跨越“数字鸿沟”。截至目前,“行走的办事员”已开展服务活动9期,累计行程近1200公里,服务群众400余人次,办理各类事项500余件,现场即办率达100%,群众满意度高达99%。
移动课堂赋新能,长效服务惠长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鄂托克旗在上门办事的同时,着力构建长效赋能机制。办事员化身政策宣讲员、技能讲解员,开展“移动课堂”进社区、进嘎查活动,手把手传授办事流程与实操技能,培育基层政务服务“明白人”。税务专项服务团队在4个社区开展个税业务培训,“蓝马甲”队伍在百眼井村党群服务中心教授社保查询、养老资格认证等实操技能,累计开展5次专场课程,覆盖10多个社区、30余名基层干部。
针对企业政策“找不到、看不懂、不会报”的困境,鄂托克旗整合多部门政策专家组建“政策解读团”,以“政策解读+案例剖析+实操指导”的方式开展惠企培训7期,覆盖超200家企业,显著提升政策申报效率。同时为服务队伍配备标准化“服务工具箱”,内含办事指南二维码、政策宣传折页、便携打印设备等,确保移动服务与政务大厅同质同效。10月的服务活动中,还为棋盘井镇相关社区搭建“适老服务资源库”,让服务真正落地生根。
目前,“行走的办事员”已成为鄂托克旗政务服务的亮丽品牌,为群众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交通成本,赢得了基层广泛好评。下一步,鄂托克旗政数局将持续倾听基层声音,探索政务服务线下流动服务创新模式,借助自助端、移动端等技术手段,让“行走的办事员”更智能、更精准、更贴心,并将该模式延伸至更多领域、更多区域,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鄂托克旗政数局:苏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