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第二高级中学开展全员课程“大思政”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13 10:58:2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为推动“大思政”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深度融合,2025年11月11日,漯河市第二高级中学开展全员课程“大思政”教研活动。党委书记赵勇君、校长吴桂琴、副校长郝玉宝、党委委员丁军峰出席会议,党员名师工作室成员、思政学科工作室成员、廉焕芝学生发展指导导师工作室成员及各学科教师代表共同参与。

活动伊始,党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金艳梅老师以“跨学科思政融合的理论与实践”为题作专题分享。她立足《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国家战略要求,指出高中是价值观成型关键期,单一思政课已难以回应“00后”认知多元化需求,必须构建“学科 +思政”协同新范式。她详细阐释了融合的三重维度:以“盐溶于水”为核心理念的隐性教育,贴近学生、学科、时代的“三近”自然渗透原则,以及“共定主题、共建任务、共建资源、共评成效”的协同效应模式。

在交流研讨环节,各学科组及工作室成员围绕主题积极发言。现场教师还就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与校领导展开互动探讨,氛围热烈。政治老师樊佼佼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探讨了思政课堂的深化方向;语文老师张恩红分享了文本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技巧;物理老师刘亚敏结合实验教学,提出了科技报国精神的渗透方法;计算机老师张会丽谈到了数字教学中法治意识的培养路径;音乐老师兼班主任穆凌云则从美育与德育融合角度交流了班级思政教育经验。

最后,赵勇君书记对教研成果进行总结,明确后续工作要求。他强调,思政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载体,推动其与各学科跨领域融合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本次教研活动的核心意义在于进一步凝聚共识、提升全体教师对课堂思政的重视程度。赵勇君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每位教师都要在课堂教学中同步推进知识传授与德行培育,重视学生精神风貌塑造,通过科学课堂管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同时提出,要深挖各学科课本思政资源,推动不同学科智能元素有机结合形成育人共鸣,肯定了党员教师在研讨中以新形式参与的示范作用。

此次活动为学校跨学科思政教育搭建了交流平台,进一步明晰了育人方向,将推动学校“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走深走实。

(漯河市第二高级中学:宋陆文)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