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习环境下高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5-11-13 16:06: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摘要: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语文教育面临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之间的深层矛盾。聚焦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的四大创新路径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教学流程再造,能够有效提升高职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创新路径的实施关键在于技术工具与教学规律的深度融合,以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设计学习活动,通过数据反馈形成教学闭环为高职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框架。

引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高职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模式亟待适应数字化转型需求,当前高职学生面临语文学习兴趣不足应用能力欠缺等问题与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数字化学习环境以其开放性交互性与智能化特征为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提供了新思路。聚焦数字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构建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数字化学习生态旨在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教学模式创新。

一、高职语文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困境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开发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库”,标志着职业教育进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然而当前高职语文教育在数字化实践中面临困境:

传统语文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统一的教学节奏难以适应高职生源基础差异大,学习风格多样化的现实。调查显示67%的高职学生认为现有语文课程与专业学习关联不足,学习动机不强。能力培养与职场需求脱节。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往往停留在知识层面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职场沟通信息处理等职业化语言能力薄弱,企业调研反馈53%的高职毕业生在工作邮件撰写会议记录整理等基础语文应用场景中表现不佳,技术应用与教学规律割裂,部分院校虽引入数字化工具,但多停留在“课件搬家”“视频播放”等表层应用未能触及教学流程再造与学习范式转变的核心技术的赋能价值未得到充分释放。

二、数字技术赋能语文素养培育的逻辑基础

(一)建构主义:情境化学习的技术实现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强调真实性任务和社会性互动的重要性。数字技术通过虚拟仿真增强现实等手段能够低成本,可重复地创设接近真实的职场语言应用情境,例如利用VR技术模拟商务谈判场景,学生可反复进入虚拟会议室进行语言实践系统实时捕捉其语音语调,用词准确性逻辑连贯性等数据并给予反馈。这种沉浸式学习环境突破了传统课堂时空限制,使“做中学”成为常态而非偶发。

(二)联通主义:网络化学习的资源联结

联通主义关注数字时代知识的流动性与网络化特征认为学习能力的核心在于建立知识节点间的有效连接。数字化学习平台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封闭性学生可通过在线社区与不同专业,不同地域的学习者交流在多元观点碰撞中深化理解,平台聚合的海量数字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智能推荐算法根据学习轨迹精准匹配资源帮助学生构建个性化知识网络。

(三)素养导向:技术应用的核心目标

语文核心素养包含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数字技术在各维度培育中可发挥差异化作用:语言建构与运用维度,智能语音识别提供口语训练即时反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写作智能批改;思维发展与提升维度,数字化平台支持的问题导向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模式引导深度探究;审美鉴赏与创造维度虚拟现实技术将文学作品意象立体化呈现增强感官体验。

三、数字化学习环境下高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创新

(一)基于能力分层的智能学习平台构建

智能学习平台需整合多维学习功能形成闭环生态。阅读模块根据学生专业方向(如会计,机电,护理等)推送差异化的职场文本设置嵌入式问题引导深度阅读;平台入学时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多维诊断测评,涵盖文本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以及审美感知等维度。这种分层设计避免了一刀切教学导致的“吃不饱”或“消化不了”问题。平台持续跟踪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当检测到学生某项能力达标时系统自动推送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这种动态调适机制确保每个学生始终处于“最近发展区”,保持适度挑战性。

(二)职场场景驱动的沉浸式数字资源开发

针对高职学生就业导向特点开发系列职场虚拟仿真场景,系统记录学生的应对策略语言选择,情绪管理等数据,生成行为分析报告,这类场景将抽象的沟通理论转化为具身实践学生在试错中积累职场语言应用经验。打破传统教材线性结构,构建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与3D模型等多模态融合的立体化资源体系从多感官通道传递信息这种立体化呈现尤其适合高职学生偏向形象思维的认知特点能有效提升学习投入度,建立校企合作资源开发机制将企业真实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

(三)学习行为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干预机制

平台自动记录学生全流程学习行为数据,包括登录频次在线时长资源访问路径(先看视频还是先做练习),任务提交及时性,讨论参与活跃度测验得分变化等,基于大数据分析建立学习困难预警模型。系统设定多维预警指标,当学生触发预警阈值时自动向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推送预警信息并标注可能的原因,教师通过平台数据看板实时掌握班级整体学习状态。数据反馈形成“教学设计-实施-数据采集-分析-优化”的闭环,推动教师从“经验驱动”转向“证据驱动”的精准教学。引入AI智能答疑系统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理解学生提问并给予即时回复。

(四)面向素养发展的多维评价体系重构

传统评价以期末考试等终结性评价为主难以全面反映学生能力发展过程。数字化平台自动记录的学习过程数据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系统自动汇总各项数据生成综合得分,并呈现雷达图展示学生在不同维度的表现,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与公正。为每位学生建立电子档案袋完整记录其学习成长轨迹形成个人学习历程的完整记录,电子档案袋不仅是评价工具更是学生自我反思与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参考。

结语

提出的四大创新路径构成了数字化学习环境下高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完整链条,智能学习平台解决了“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的系统重构高职语文教育只有将技术优势与学科规律深度融合,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设计学习活动,通过数据反馈形成教学闭环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张贺、李云、郑枫)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