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低空经济科技与教育领域斩获全国创新成果

发布时间:2025-11-14 11:04:1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作为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与经济特区,厦门市紧抓低空经济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以政策为引、基建为基、场景为要、产业为本、科技为核、人才为芯,构建起"管理有序、产业集聚、应用广泛、安全高效"的低空经济发展生态,在万亿级蓝海赛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多项低空经济教育、低空经济科技建设成果领跑福建省和东南区域。

在2025年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的赛场上,来自于厦门市梧村小学五年级三班的刘恩多同学快速而熟练的操作着他的穿越机、在教练谢玉安老师的指导下迅速的穿越着赛场上的多种类型障碍。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又称为“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是经中国教育部认定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和国家教育部白名单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主办,该赛事覆盖了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87个基层组织单位,超过1.2万名全国各地的选手参赛。刘恩多同学最终以厦门市第一名、福建省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2025年全国总决赛的二等奖,此前刘恩多同学在2025年厦门市青少年建筑航空模型——航空模型锦标赛中获得无人机穿越赛(第一视角无人机)一等奖,同时在福建省无人机联赛F9U和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福建省赛)中也斩获佳绩。虽然他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但已经有过多次作为“小顾问”和“小教练”参与全国多个地区的公安派出所、特警队、武警部队、解放军部队的无人机飞行训练经验。

刘恩多同学代表厦门市和福建省参加全国的无人机大赛、与全国各个省市代表队的专业选手进行同台竞技的场景,就恰似当前厦门市在低空经济领域与全国各个区域城市同台竞技、争相发展、一同奋力前进的场景一般。近年来,厦门市低空经济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发展根基不断夯实。厦门将低空经济纳入"4+4+6"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培育,启动《厦门市低空起降基础设施空间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印发《2025年数字厦门工作要点》,明确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安全监管、科技引领、人才导向等关键路径。创新设立厦门低空经济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厦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两家国企,形成"管理+产业"双轮驱动格局,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提供坚实保障。9·8投洽会首设"低空经济产业专区",成为产业交流与项目对接的重要平台,吸引全国优质资源集聚鹭岛。

在低空经济教育领域,厦门市教育局深耕产教融合、筑牢低空经济人才培育高地。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部门,厦门市教育局立足产业需求,以“人才培育”为核心,通过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深化校企协同创新、完善支撑保障机制,在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科普推广等领域取得系列显著成效,为厦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教育动能;同时,厦门市教育局深化校企协同创新,推动产教深度融合,通过低空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进行发力,助力推动出台《厦门市低空经济人才发展行动计划》,设立5000万元专项基金,对校企合作项目给予最高30%经费补贴,为低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协助推动厦门软件园产教融合基地等载体建设,促进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作为厦门基础教育领域科技创新的标杆,厦门市第一中学紧扣城市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以“科技育人、实践赋能”为核心,在学科融合教学、赛事竞技突破、校企研学联动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低空科技教育体系,培养了一批兼具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飞行少年”,为厦门低空经济人才储备筑牢根基。

厦门市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加速落地,承载能力显著提升。福建首个获批空域"翔南低空飞行试点"建成投用,配备328米测试跑道与1.5万㎡试飞场,为低空飞行器测试验证提供核心支撑。构建覆盖全厦门市的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与政务侧"一网统飞"平台,通过全息空域网格引擎、智能算法中枢等核心技术,实现空域统一调度、飞行实时监管与政务任务协同处置,打造低空治理"厦门模式"。临空经济片区翔业航空培训基地、空港综合保税区国际科创中心等重点项目封顶,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

厦门市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日趋成熟,集聚效应凸显优势。目前厦门无人机相关企业达2699家,涵盖研发制造、销售服务、运营维修等全产业链环节,产业链覆盖度居福建省首位,在全国低空经济企业资源集聚Top50城市中跻身前30强。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资金等政策红利持续注入,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资金支持。

厦门市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深度拓展,民生价值持续释放。在民生服务领域,鼓浪屿无人机医疗航线累计飞行512架次,服务超1200人次,构建起高效便捷的空中急救通道;美团无人机在软件园三期试点配送单量突破107万单,低空物流走进日常生活。城市治理方面,公安无人机实现重点路段巡检全覆盖,交通违章取证效率提升65%,生态环境局通过无人机完成年度2800公里水质监测巡航,低空技术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工具。文旅体验领域,环岛路直升机观光年接待量达4.3万人次,同比增长40%,低空旅游成为厦门文旅新名片。

刘恩多同学拿着全国赛的奖牌说,“在厦门市比赛排名靠前确实可以在福建省里名列前茅”、“但如果要在国家比赛第一梯队中名列前茅、我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厦门市低空经济也正在蓬勃发展的路上,厦门市将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力争使厦门市的低空经济产业、科技和教育在全国第一梯队中名列前茅。当前厦门低空经济已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政策保障、基础设施、产业集聚、场景应用等方面形成多维突破,正加速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未来,厦门将持续深化低空经济与智慧城市、军民融合、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创新,不断完善一体化运行管理体系,为全国低空经济健康蓬勃发展贡献更多"厦门经验"。(厦门市梧村小学)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