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健心·点亮生命”:杭州滨江特殊青少年关爱计划构筑协同守护网

发布时间:2025-11-14 16:05: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2025年4月至10月,杭州市拱墅区伊墅家亲子文化交流中心在滨江区民政局公益创投资金的支持下,开展“助残健心 ·点亮生命”特殊青少年群体生命健康关爱计划。聚焦孤独症儿童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生命健康权益,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家庭参与”的多方联动模式,开展科普教育、艺术疗愈、社区赋能等多元服务,为特殊青少年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健康防护网。

多方协同聚合力:构建专业化支持体系

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滨江区民政、滨江区残联对接专业助残资源,指导结构化教学等方法落地,提升服务专业性。项目开展期间区内各街道社区及滨江区孤独症人士及亲友协会深度参与需求调研,反馈儿童认知特点与家庭关切,推动个性化方案设计,组织家庭参与并招募志愿者,保障服务高效触达。

多元服务精准化:守护特殊青少年生命健康

针对特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求,伊墅家亲子文化交流中心在滨江区打造了“安全科普+艺术疗愈+能力建设”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并开展多场地主题实践。采用情景模拟、互动游戏与视觉图示等形式,结合结构化教学与感官体验,为孤独症儿童提供生命教育支持。同时为流动儿童设计生活场景安全演练。项目累计帮助近300名特殊青少年提升了自我保护能力。携手吴山明美术馆,通过绘画、手工创作等艺术形式,引导特殊青少年感受生命之美。参与的12名孤独症儿童在活动中有效表达了内心情感,其社交主动性与自信心得到显著增强。在区内三个街道开展社区工作人员AI赋能培训,覆盖50余名基层工作者。项目引入智能化工具,有效提升了助残服务效率,推动了基层助残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创新模式显成效:打造协同关爱生态

项目创新构建“政府+社会+家庭”三维联动机制:联合专业康复机构、美术馆、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通过社交故事法、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家校联动台账,形成“机构服务—家庭巩固—社区保障”的闭环支持。

该计划通过精准化服务验证了“机构-家庭-社区”协同模式的可行性,其“艺术疗愈+安全科普+能力建设”的多元实践为特殊群体关爱提供了可复制经验。下一步,项目将持续

深化跨部门协作,优化科普视频内容,扩大心理健康主题模块,并联合医疗机构开展季度健康筛查,推动关爱服务常态化、长效化。(邓春燕、邓净仪)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