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发展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力的路径探索及启发
发布时间:2025-11-14 16:04:5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新媒体已经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是信息传播、文化交流不可忽视的关键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力作为塑造主流价值观的核心力量,在新媒体传播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新媒体的发展遵循思想政治发展的规律,因此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力提供了多元的环境,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路径,丰富了传播内容和路径,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力的构建提供重要支撑。
一、新媒体的发展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力发展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社会性活动,需要以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为基础,又要自觉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促进社会发展。新媒体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为基础,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力的发展。
(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制约。文明的社会环境能以各种健康、积极的因素催人向上,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推动思政教育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新媒体的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经济这一新型经济发展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力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更好地引导人们关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经济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促进社会发展
当前,我国新媒体发展呈现规模化增长态势,新媒体已成为现代生活模式的重要塑造者。新媒体平台打破了教育资源的时空限制,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思政教育中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促进了教育公平,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思政教育,提升了全民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新媒体平台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习惯,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思政教育内容。这种互动性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力更有效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中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二、新媒体传播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力的发挥
(一)拓宽思政教育的边界,使信息传播更具即时性与广泛性
新媒体平台具有信息传播即时性的特点,思政教育内容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布并迅速传播到广大受众手中。例如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平台,能够实现政策解读、价值观传递的实时化。利用这些平台发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展线上讨论和交流,从而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媒体的发展不仅使时间不受限制,还打破了传播范围的地域界限,能够将思政教育信息传递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有网络覆盖,受众都可以接收到思政教育内容,极大地拓展了思政教育的覆盖面。
(二)互动性与参与性,提升思政教育的渗透力
新媒体的双向互动特性(如评论、投票、在线问答)使受众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新媒体平台提供了多种实时互动的功能,如评论区、弹幕、直播互动等,使思政教育者与受众之间能够进行即时交流和互动。例如,在一些思政教育直播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弹幕提问、发表观点,教师可以实时回答和引导,增强了思政教育的互动性和实效性。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线上教学成为可能,通过“智慧教室”“云课堂”等线上教学模式,思政教育者可以打破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新媒体发展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力的启发
(一)结合新媒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力新态势
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对思想政治引领力的宣传作用日益凸显。要有效利用新媒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力。作为信息传播的主阵地,新媒体凭借其即时性、交互性、碎片化等特点,正在重构意识形态传播的生态格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力的宣传作用。传统思政教育常因话语体系的严肃性与传播形式的单一性面临“曲高和寡”的困境,新媒体时代则要求将理论话语转化为网生代可感知、愿接受的表达形态。
面对算法茧房、信息过载、亚文化解构等挑战,要构建技术防护与人文引导的双重体系。北京大学研发的舆情监测系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识别网络社群中的价值偏移信号;共青团推出的“网络防沉迷”培训计划,以情景剧形式提升青少年信息鉴别能力。同时,需建立柔性引导机制,如对“佛系”“躺平”等青年亚文化现象,通过创作《奋斗者正青春》系列微电影进行价值对话,而非简单批判。
(二)打造意识形态话语新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力
伴随数智媒介的飞速发展,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海量信息,但对这些信息时常缺乏深度和思考,过于追求即时的感官刺激和娱乐效果,这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价值冲突。在新媒体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维护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们获取知识、生活学习更为便利,但同时信息过载、虚假传播等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驾驭技术的智慧,更需保持价值定力,在技术创新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动态平衡中,走出中国特色的数字时代思政引领之路。
新媒体时代的蓬勃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的提升开辟了全新路径,同时也对传统思政工作模式提出了深刻变革要求。新媒体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力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新媒体的发展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力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也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打破教育时间空间的界限,增强互动性和内容的多样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和吸引力,为新时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力提供支撑。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和扎实的行动,积极拥抱新媒体时代,不断探索思政引领的新模式、新路径。(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泥昕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