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记录和反映国企改革发展历程的长篇报告文学《长风破浪——一个国企的迭代升级笔记》(简称《长风破浪》)作品研讨会,在中信重工举行。知名作家、评论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作品的文学价值及创作特色。
《长风破浪》由洛阳作家、中信重工退休职工骆自星撰写,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围绕中信重工2004年以来的突破性改革发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记录了中信重工从濒临破产到跻身世界装备制造业强手之林的变革故事,通过详实的案例和生动的叙述,深刻揭示了中信重工在逆境中求生存,在变革中谋发展的宝贵经验,折射出中国制造业在新时代潮声下的改革升级之路,展现了中国工业从传统制造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壮阔图景。
与会作家、评论家对《长风破浪》作出高度评价,大家认为《长风破浪》具备真实性、典型性、时代性和文学性,它的出版发行,是工业题材报告文学的一次新突破,是一次文学意义上的“长风破浪”。作品具有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不仅记录了一个企业的历史,还为其他企业的改革升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洛阳市文联原主席、作协原主席张文欣在发言中说,工业题材文学写作有难度。骆自星用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文学造诣,以及对新质生产力、新科技的理解与思考,成功地架起了生产技术过程和艺术表现的桥梁,使这本书成为一部兼具较高史料性、思想性、艺术性的文学佳作。
“《长风破浪》彰显的创新精神、改革勇气与责任担当,是当下中国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赵克红说,骆自星以细腻的笔触,将国企改革、工匠创新、制造强国等奋斗精神融入生动的故事,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受到精神的洗礼,感受时代的脉搏。(洛阳市涧西区作家协会、杨伟刚)